黔东南州岑巩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4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州一系列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学发展观,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岑第一要务,继续实施“三动”、“三化”发展战略,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和电力、运输供求矛盾突出等困难,突出重点,拼搏苦干,全县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9241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677万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3811万元,同比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14753万元,同比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3.09:27.02:29.95调整为41.99:28.05:29.9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3%、53.9%和22.8%。 综观全年,我县经济呈现速度、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趋势,经济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快速增长年。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在大灾之年取得新突破,第二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实现稳步增长。但在目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需要逐步解决。目前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水平低;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低,效益不稳定,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综合生产效益难以提高,农民增收渠道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社会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产量继续实现恢复性增长。2004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严重的春旱影响及其他不利因素,呈现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2961万元(含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同比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18522万元,增长5.29%,林业产值1708万元,下降2.27%,牧业产值11634万元,增长8.1%,渔业产值243万元,增长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54万元,增长24.3%。 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油料、蔬菜、糖类、水果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其中粮食产量中水稻因遭春旱改种等使播面较上年减少16%,产量减近14%;烤烟、茶叶产量呈下降趋势。 林业继续加强天然林保护,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存环境得到改善。2004年,全县造林面积1276公顷,其中退耕还林400公顷。封山育林1937公顷,森林覆盖率47.8%。主要林产品的生产量为:生漆198公斤、油桐籽601吨、油茶籽59吨、五倍子8.3吨、棕片22吨、松脂51吨、板栗43吨、杂竹272吨。分别是上年的104.2%、100.0%、85.5%、59.3%、115.8%、104.1%、93.5%、93.2%。 畜牧业稳步发展。在保持传统养殖的同时,推动规模养殖,全县相继建立了一些牛、羊、猪、兔、鹅等养殖基地。2004年,肉、禽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渔业生产通过首次实施休鱼期,使水域捕捞产量实现大幅度增长,但养殖产量呈下降趋势。全年渔类总产量275吨,同比增长10.0%,其中水域捕捞111吨,增85.0%,养殖产量164吨,减13.7%。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全县农机总动力4.65万千瓦,虽比上年下降2.8%,但电动机动力则增加了4.4%,占总动力的61.3%,比上年增4个百分点;由于山区的特点,大中型农用机械不适应,数量均比上年略减或持平;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0869台,比上年增6.8%;农用运输车辆202辆;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347吨;农村用电量1430万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5191公顷,旱涝保收面积3863公顷;农村用电户50066户,有35100户饮用安全卫生水,使用沼气1876户,其中当年新增604户。 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易地扶贫移民工程进展顺利,在实施的200户中,房屋主体完工的有130户,累计投入专项资金已达400万元;2004年,实施扶贫项目55个,投入资金587.13万元,分别增长41.0%和57.5%,其中财政扶贫项目11个,投入资金85.4万元,当年2200人越过温饱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工业经济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来抓,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对全局的拉动作用。抓住国家经济板块调整,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工业载体建设,增强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工业经济呈现了新的发展势头。2004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0433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3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87万元,比上年增加54.5%;实现工业总产值35896万元,比上年增长4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876万元,比上年增长46.9%。在规模工业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产值9695万元,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产值19181万元,结构从上年的34.80:65.20调整为33.6:66.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除发电量外,其他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工业硅增幅最大,达134.4%。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下降趋势有所好转,亏损面较上年减少0.5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991万元,增亏256万元;利税总额1008万元,比上年增48.67%。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2个建筑企业全年实现产值4767万元,同比增长72.17%;实现增加值1215万元,同比增长90.93%;施工房屋面积11.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59%;竣工房屋面积8.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7.1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37万元(含三-凯高速公路岑巩段完成投资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5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561万元,比上年下降1.45%;更新改造投资3388万元,比上年下降9.51%;房地产开发投资703万元,比上年下降18.73%;其他投资(含高速路、城乡集体投资、私人建房投资和房屋装饰装修投资等)9485万元,比上年增长53.11%。本年新增固定资产7820万元,比上年增长8.93%。 五、国内贸易和经济协作 商业贸易持续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163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3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7%;餐饮业零售额733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县的零售额818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县以下零售额4976万元,比上年增长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