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天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7、建设高酿至石洞通乡油路已完成95%的工程量;开工建设邦洞至(注溪)槐花坪已完成50%的工程量;开工建设蓝田至瓮洞通乡油路已完成70%工程量;开工建设邦洞至平能油路已完成90%的工程量;邦洞至金凤山旅游公路已完成路基开挖;建成通村公路200公里已完成213.1公里,占任务的107%;实施伍家桥危桥改造已完成70%的工程量。 8、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150户600人工程已落实搬迁户和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实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000人以上已实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100人;完成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600人以上,实现转移就业480人以上;已完成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1050人,实现转移就业840人,占任务的175%。 9、开工建设体育馆和老年活动中心:(1)开工建设体育馆已开工建设;(2)开工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已开工建设;实施60个“农家书屋”已竣工验收。566个20户以上自然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第一期64座1423套卫星电视接收站接收设备建设任务,第二期工程等待上级招投标后组织实施。 10、完成凤城镇、地湖乡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已全部竣工;开工建设兰田镇、远口镇法庭业务用房正在办理项目建设用地。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县公路里程达1926公里,其中省道77公里,县道157公里,乡道192公里,村道1500公里。全社会交通运输总周转量16291万吨公里,增长17.4%,其中公路运输周转量1472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水运周转量1565万吨公里,增长12%。 邮电通信业迅速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收入完成8690万元,比上年增长9.47%。其中邮政业务完成719万元,增长27%,电信业务完成7971万元,增长8.1%。全年办理邮政函件748195件,年末各种电话用户14.79万部,比上年增长9%,其中:固定电话3.61万户,小灵通用户0.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39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房537户,同比增长12.5%。 六、国内贸易和招商、旅游 全县贸易服务业快速增长。200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64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61796万元,增长17.3%;餐饮业11374万元,增长23.1%;其他行业1470万元,增长14.3%。按城乡划分,县完成36422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县以下为38218万元,比上年增长17.8%。 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年登记注册个体私营经济5076户,注册资金8346万元,私营企业295户,注册资金13498万元,上交税金10493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4.6%。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全县共引进项目6个,引进合同资金63800万元,实际到位10020万元。招商引资完成工业产值24900万元,上交税金1500.8万元。 旅游事业向前不断发展。全县主要旅游景点20个,全年共接待境外游客共计22.3万人,比上年增长4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60万元,比上年增长84.3%。 七、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5396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18万元,比上年增长19.7%;财政总支出48794万元,增长10.7%。 税收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全县实现各项税收13110万元,比上年增长67.6%,国税收入完成4576万元,比上年增长4.7%,全县地方税收入4103万元,同口径比较增长30.3%。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20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5665万元,比年初增长16.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9000万元,比年初增长12.2%;各项贷款余额99748万元,比年初增长22.0%。 保险业不断向前发展。全年保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2381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全年赔款支出670万元,增长9%。 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年末拥有普通中学26所(其中有独立高中2所,完全中学2所),在校学生24016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1472人;普通小学105所,在校学生2708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10.7%;幼儿园20所,幼儿园在园幼儿3677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扎实推进,通过了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全面完成全县“普九”债务清理化债工作;投入5005万元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农村寄宿学校等工程项目。文化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文物管理所1个,民族文工队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4万册,有线电视广播站1个,电视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2%,全面完成了县城有线电视网络12343户的数字化整转工作,数字电视覆盖率为13%。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的进展。2009年,全县共有从事科技专业工作人员4795人,科技应用技术研究及开发资金达537万元。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拥有医疗卫生单位363个,其中卫生行政主管部门1个县直医疗卫生十全十美8个乡镇卫生院16个,村级卫生室304个,民营私立医院4个,学校、厂矿医务室6个,个体诊所24个。全县实有医院病床60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9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02人,注册护士313人。村卫生室304个,医生和卫生员304人。全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29.62万人,参合率达80.66%。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建成农村体育活动场所12个,全发健身运动得到提高。先后举办了“黔东南老年人太极拳合剑比赛”、“国庆六十周年篮球运动会”和“黔湘桂毗邻地区首届‘重晶石’杯中国象棋围棋邀请赛”,丰富了全民体育活动内容。 九、常住半年人口及人民生活情况 2009年年末总户数101892户,常住半年以上人口37.79万人,比上年增加0.02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0.10万人,女性17.6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7.23万人,其中苗族11.57万人,侗族25.58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据测算,全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6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3%,人均消费支出6949元,增长11.9%。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44元,增长11.5%,人均消费支出2215元,增长20.5%。城乡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加。 单位职工工资增加。2009年全县单位年末从业人员9616人,其中在岗职工8757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5010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24318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7769元,比上年增长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