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榆树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一个中心、四大基地”发展战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综合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066521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61878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42847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01925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是29.9:20.8:49.3。 2009年,在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我市连续四年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农业 2009年,全市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向农民发放各种补贴达到65926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6844万元、农资直补资金36512万元、良种补贴资金557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000万元。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719687吨,我市连续六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市)的荣誉称号。农业总产值实现1140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园艺作物面积达到3.9万公顷,蔬菜大棚24456栋,面积2457公顷,普通温室及日光节能温室8500栋,面积567公顷。2009年,我市建设成省级示范园区10个,长春市级棚膜蔬菜示范园区8个,榆树市级示范园区15个。我市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棚膜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500元,比上年增长17.8%。 2009年,牧业总产值实现505585万元。到2009年末,全市生猪发展到5965661头,比上年增长43.7%,牛发展到1514267头,比上年增长8.0%,其中:奶牛发展到23599头,比上年增长3.0%,奶类总产量34365吨,比上年增长65.2%。禽发展到42010千只,比上年增长5.0%,禽蛋总产量106612吨,比上年增长3.4%。肉类总产量516188吨,比上年增长42.7%。到2009年末,全市共建成牧业小区530个,规模饲养户达到7.1万户。从发展上看,已经构筑起了以健康畜禽养殖小区为现代牧业标志的全新产业发展新格局。 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市委、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因素,全市工业企业稳步发展,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更快增长。全市工业企业户数发展到8185户,比上年增长0.4%,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1290771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增加值实现30788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244845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利润总额实现84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81户,比上年增加9户,总产值实现460057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增加值实现112990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1%,主营业务收入实现439053万元,比上年增长26.3%,实现利润9956万元,比上年增长76.8%。 建筑业快速发展。我市现有资质内建筑企业7户,2009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9452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20593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6%。棚户区改造积极推进。6个跨年棚改区段交付使用,新改造区段拆迁11万平方米,新建楼房40万平方米,回迁13万平方米,市区总计开发楼房102万平方米,村镇开发楼房8.4万平方米。 民营经济 2009年,全市民营企业户数发展到54998户,比上年增长1.3%,从业人员达到232101人,比上年增长14.4%,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4975981万元,比上年增长29.9%,利润总额实现370150万元,比上年增长38.8%,实交税金33312万元,比上年增长44.2%,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49279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4%。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2.2%。 固定资产投资 市委、市政府精准把握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政策,实施积极的投资拉动和项目推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2009年,全市共引进内资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引进外资35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970165万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30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937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96880万元,比上年增长58.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79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6%。 交通运输及邮电业 2009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7亿元。投资600万元,完成了榆江公路榆树段绿化工程。榆舒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榆树火车不能环通的历史。新建农村公路485公里,在通村率达到100%的基础上,通屯率达到75%。 2009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31397万元,比上年增长11.2%,本地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7997户,比上年下降16.3%。其中:农村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4841户,其中:住宅用户90796户;市内电话用户达到43156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达到41718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22785人,互联网上网用户28050户。 国内贸易 2009年,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的全面实施,拉动了我市社会消费的全面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86285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实现492961万元,比上年增长14.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93324万元,比上年增长42.6%。 财政、金融、保险业 2009年,财税部门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培植财源,深化财税改革,服务科学发展,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4671万元,比上年增长26.6%,市本级一般预算财政收入40050万元,比上年增长31.4%,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总计242265万元,比上年增长36.3%。 2009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64794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76928万元,比上年增长17.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36269万元,比上年增长17.8%。 2009年,社会商业保险业蓬勃发展。全市保费收入19287万元,比上年增长8.03%;赔款、给付支出9679万元,比上年增长6.2%。 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9年,国家“东北平原中部(吉林)春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新进展。继续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服务“110”平台建设项目,24小时为农民开通技术咨询服务。同时通过送科技下乡、赶科普大集、科技之冬春、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全民科技素质行动计划全面启动,科普画廊建设和“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工作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28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铺开。“农家书屋”工程全面实施。《2ZMB-430B钵苗水稻插秧机中试与示范》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