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榆树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1-30 长春市榆树市统计局

2007年,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加大措施,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关注民生,推动发展,创新体制,深入实施“工业提速增效”和“工业立市战略”,凝聚士气和人心,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49350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1001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1%;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8595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69752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9%。

2007年,在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我市再次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并由2006年的第59位上升到第56位。

农业

2007年,全市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继续实施“一免三补”政策。市政府向农户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9195万元,良种补贴2400万元,农机装备补贴3546万元,农业保险理赔资金1.5亿元。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96万吨,粮食总产量虽然较上年有所下降,但我市仍连续四年获得了“全国十大粮食生产标兵”的荣誉称号。农业总产值实现86236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加值实现51001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1%,其中:牧业总产值实现436137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园艺特产和蔬菜总面积发展到61272公顷,产值达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大棚发展到13988栋,温室发展到6404栋。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630元,比上年增长1.2%。

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到2007年末,全市生猪发展到3438593头,比上年增长0.5%,牛发展到1363569头,比上年增长0.8%,其中:奶牛发展到22228头,比上年增长0.7%,奶类总产量19062吨,比上年增长5.2%。市委、市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市场运作、业主经营、部门服务的原则积极引导牧业小区建设,使我市的牧业小区建设实现了高起点、高档次、高水平。到2007年末,全市牧业小区发展到285个,其中新建62个。规模饲养户发展到5.6万户。在畜牧业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畜禽的良种化进程明显加快,优质畜禽所占比重大幅提高,弓棚镇的三元杂交猪、五棵树镇的三元杂交牛驰名省内外。全年落实优良奶牛补贴18万元,母猪补贴597万元。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文件精神,以村容整洁为突破口,以抓好试点村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村容整洁活动月”活动,全市乡村环境明显改观,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明显增强。2007年,全市投入资金8071万元,新建硬化道路561公里、新建垃圾点2830个,整理道路和路沟3000多公里,呈现出村容整洁、民风日上的良好局面。土桥镇小乡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被列为长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我市实施了“工业提速增效”和“工业项目年”战略,工业企业效益明显好转,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全市工业企业户数发展到8035户,比上年增长7.2%,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799294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增加值实现190576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5%,产品销售收入实现769156万元,比上年增长35.6%,利润总额实现42838万元,比上年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8户,比上年增加12户。总产值实现241655万元,比上年增长57.4%,增加值实现69091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9%,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28246万元,比上年增长56.3%,实现利润4880万元,比上年增长586.4%。

2007年,随着棚户区改造的进一步深入,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发投资4.3亿元,棚户区改造面积17.8万平方米。除站前小区外,其余7个小区已陆续搬迁、建设和竣工。到年末,可回迁居民199户。市区楼房开发建设投资4.2亿元,建筑面积427316平方米。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实现9537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

民营经济

2007年,全市民营企业户数发展到53780户,比上年增长8.4%,从业人员达到211470人,比上年增长7.1%,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2334386万元,比上年增长43.1%,利润总额实现163250万元,比上年增长74.4%,实交税金17002万元,比上年增长23.4%,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72364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5%。

固定资产投资

市委、市政府实施积极的投资拉动战略,推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行政办公中心、南洋国际商业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07年,全市共引进内资1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引进外资24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17645万元,比上年增长44.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81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18751万元,比上年增长32.4%,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1335万元,比上年增长48.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37559万元。

交通运输及邮电业

重点公路建设有新突破,农村公路建设有新起色。投资3.4亿元,完成了榆江公路榆树段的前期征地补偿、路基土方、桥涵构造的准备工作。投资37万元,完成了榆陶公路102线至长余高速8.87公里绿化及交通附属工程。投资90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391.3公里。立交桥主体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截止2007年10月15日,我市388个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或水泥路,通村率达到100%,在“村村通”的基础上,通屯率达到55%。

2007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27783万元,比上年增长3.4%,本地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9223户,同比下降9.0%。其中:农村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6811户,其中:住宅用户115595户;市内电话用户达到42412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达到35273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13400人,互联网上网用户14051户。

国内贸易

随着国家积极消费政策的引导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在假日经济的强力拉动下,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消费需求实现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90014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实现348298万元,比上年增长1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41716万元,比上年增长21.7%。

财政、金融、保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