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成效明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办了江苏省“社区建设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学习型城区论坛”。以社区信息管理为重点的“数字社区”建设初见成效,办公自动化进程明显加快。星级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全区共创建五星级社区1个,四星级社区1个,三星级社区13个。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得到加强,素质不断提高,制定出台了《钟楼区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化试点实施方案》,建立了区级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中心。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工作继续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改制工作进展顺利,27个村的改制工作全面完成,改制面达65.8%。 三、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人口增长继续控制,生育质量得到提高。2005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49544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544人(减少原因主要是部分集体挂靠户迁入大学城)。全年出生婴儿1850人,出生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0.5‰。计划生育得到加强,服务水平再上台阶。积极开展争创省“十五”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示范区活动,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对“新市民”的管理与服务,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通过验收。 【人民生活】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坚持把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5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3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57元,分别增长10.1%和10%。 【就业】就业安置力度加大,技能培训继续加强。全面贯彻落实就业政策,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列为区政府“重点工程”,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愿望。2005年,全区净增就业人数9763人,灵活就业及社区公益性就业2585人,安置下岗失业再就业6148人,再就业重点援助1334人。吸纳苏北劳动力5052人。就业服务得到加强,再就业培训506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3520人;累计为11952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举办各类招聘洽谈会40多场次,提供多种用人信息近3000条。 【环境保护】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加大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和防控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着力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预审率、审查率、执行率、验收合格率均达100%。加快推进“生态钟楼”的创建步伐,生态示范亮点不断涌现,全区已有9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年末创成省级绿色社区1家,绿色学校7家;市级绿色社区1家,绿色学校11家;区级生态村2家,绿色社区8家,绿色学校7家,环境友好企业4家;银河湾社区被联合国评为“21世纪人居环境的完美代表”。 【城市建设】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市容环境日益优美。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积极配合市建设部门在区内重点项目的建设,确保长江路二期、312国道和运河改道、青枫公园、西新桥关河绿地等一批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年内对广成路、大庙弄、泰安里、飞龙路等26条道路进行了维修改造,浇筑混凝土路面2074平方米,摊铺沥青路面3665平方米。维修了22座厕所,移建红星转运站,修建横兴弄转运站。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新增各类绿地72.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39.9公顷,道路绿地3.3公顷,住宅区绿地19.7公顷,单位绿地9.7公顷,植树3万多株。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开展“城管创优”、“门前三包”竞赛活动,城区主要道路“门前三包”签约率和上墙率100%,查处各类违章1.49万起;清除乱张贴30.4万张(处),拆除主干道路遮阳蓬130处、户外广告牌89块,创优工作考核名列全市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