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9)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0]69.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工矿仓储用地20.3万公顷,增长5.6%;房地产用地[31]16.0万公顷,下降4.2%;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32.7万公顷,增长43.4%。 全年水资源总量28410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676毫米。年末全国422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12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164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6110亿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生活用水增长3.2%,工业用水下降0.8%,农业用水下降0.5%,生态补水增长7.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32]12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6立方米,下降8.0%。人均用水量452立方米,下降0.4%。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0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10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74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45.6%。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64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3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2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6万平方公里。截至年底,已确权集体林地面积为18000万公顷,其中发放林权证的面积为17187万公顷。 全年平均气温为9.4℃,共有7个台风登陆。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6.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9%。煤炭消费量增长2.5%;原油消费量增长6.0%;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0.2%;电力消费量增长5.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 七大水系的571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63.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12.4%。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水质保持基本稳定。 近岸海域30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9.4%,三类海水占6.6%,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3.9%。 在监测的316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3.5%,较好的占75.9%,轻度污染的占20.3%,中度污染的占0.3%。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1858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4.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4.9%,提高1.3个百分点。城市集中供热面积49.2亿平方米,增长3.8%。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5%,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496万公顷,下降23.1%,其中绝收183万公顷,下降36.9%。全年因洪涝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61亿元,上升31.8%。全年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4亿元,下降73.7%。全年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下降79.0%。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亿元,上升150%。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6次,成灾11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3亿元。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966起,下降28.5%。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71983人,比上年下降4.7%。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42人,下降17.9%;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64人,下降12.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5人,下降10.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374人,下降33.7%。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年度农民工数量包括年内在本乡镇以外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和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5]公共财政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 [6]图中2008年至2011年数据为公共财政收入决算数,2012年为执行数。 [7]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工业行业大类由原来的39个调整为41个,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行业分类也按新的标准进行了调整。 [8]六大高耗能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9]钢材产量数据中含部分使用钢材加工成其他钢材的重复计算因素。 [10]固定资产投资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计算的合计数据小于全国数据,是因为有部分跨地区的投资未计算在地区数据中。其中,东部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省(市);中部地区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区是指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省(区、市);东北地区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