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福鼎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2-27 宁德市福鼎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五大战役成效凸显。在“五大战役”的有力支撑下,我市投资增速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投资已成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10亿元,达1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57.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完成106.20亿元,比上年增长59.3%。按项目分,项目投资完成84.18亿元,比上年增长65.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2.03亿元,增长39.5%(见表5)。

新开工项目规模明显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不含房地产)296个,同比增加3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145个,同比增加22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78.66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投资加快,比重不断上提高。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7亿元,增长85.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4.64亿元,增长27.5%,其中工业完成投资43.39亿元,增长24.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9.89亿元,增长94.6%,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6.4%,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1.4:52.5:46.1调整为1.6:42.0:56.4。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下降。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1.02万平方米,下降9.3%;商品房销售额19.30亿元,增长27.2%。

全年全市12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4.14亿元,其中,宁德核电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白琳至磻溪10公里三级公路水泥硬化项目竣工通车、福建越丰布业有限公司越丰弹力布革基布项目竣工试产、蓝星玻璃(福建)有限公司蓝星光伏玻璃8条生产线竣工试生产、福鼎石林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石林水泥管桩制品项目竣工投产、蓝图制笔园一期投产、福鼎一中综合楼、体艺馆竣工投入使用。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限上零售企业增长较快,限下零售企业推动有力。全年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88亿元,增长22.1%,比限下增幅高8.6个百分点;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31亿元,增长13.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7.8%。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0.15亿元,增长15.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04亿元,增长15.5%。

家电下乡工作和社区便利店建设稳步推进。2012年是连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第四年,自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未,全市共设立“家电下乡”销售网点96个,累计销售各类家电下乡产品184892台,销售金额4.54亿元,兑付补贴5567万元。全年建成社区便利店8家,促进了社区居民购物消费。

出口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年实现出口总值214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8%。全年新批“三资”企业3家,合同外资额1394万美元,按验资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4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3倍。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15亿元,比上年增长7.3%。

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年行政许可道路货运企业3家、道路货运站1家、驾培企业1家、三类维修企业1家、水运服务业1家、运输船舶3艘。全市拥有营运客车535辆,比上年增长2.5%;出租车391辆,增长71.5%;货运车辆3387辆,增长10.5%。全年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7280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4%;货物周转量105428万吨公里,增长18.1%。新增农村客运班线9条,净增农村客运车辆15辆。全市拥有营业性客船20艘,货船7艘,旅游竹筏50艘,完成水路客运周转量59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4%;货运周转量58543万吨公里,比增17.5%。港口货物吞吐量139万吨,增长10.2%(见表6)。

邮电通讯稳定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含小灵通)54.34万户,互联网用户10.01万户。

旅游产业保持平稳增长。继续推进太姥山争创国家5A级景区工作,组织修编《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完成《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并原则通过国土资源部的专家评审,福瑶列岛被评为国家级海洋公园,小白鹭水乡渔村被列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旅游资源加快开发,旅游市场逐步拓展。全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27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实现旅游收入13.2亿元,增长22.2%。

七、财政与金融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全年财政总收入19.30亿元,比上年增加3.99亿元,增长26.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地方级财政收入13.76亿元,增长33.6%。

各税种有增有降。地方级财政收入中,税性收入完成10.26亿元,增长15.5%。耕地占用税完成18228万元,增长218.2%,增幅为各税种之首;增值税完成10291万元,增长19.4%;营业税完成31218万元,下降5.7%;企业所得税完成9284万元,增长0.9%;个人所得税完成6896万元,增长6.3%;契税完成5384万元,下降20.8%。非税收入增幅较高,全年完成34984万元,增长147.6%。财政支出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年全市地方级财政支出24.62亿元,增长26.7%。其中,科学技术支出907万元,增长22.7%;教育支出58625万,增长22.2%;医疗卫生支出21649万元,增长1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190万元,增长10.3%;一般公共服务等支出31132万元,增长61.0%。

金融运行稳健。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8.33亿元,比年初增加18.48亿元,比年初增长15.4%。其中,单位存款58.40亿元,比年初增加2.82亿元;个人存款77.22亿元,比年初增加14.23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4.07亿元,比年初增加43.82亿元,比年初增长19.9%。其中,短期贷款102.30亿元,比年初增加13.30亿元;中长期贷款161.50亿元,比年初增加30.28亿元(见表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2年,我市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市”,96.5%中小学通过“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全市设有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26769人,共招生8104人,毕业生10252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1949人,共招生3424人,毕业生3622人;初中在校学生14820人,共招生4680人,毕业生6630人。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15所,在校学生5208人,共招生2320人,毕业生1937人。普通小学33所,在校学生30650人,共招生5615人,毕业生4835人。幼儿园76所,比上年增加31所,在园幼儿2020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5人。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9%和97.3%。全市成人小学17所,毕业学员900人,在校学生890人。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当年新增普通中学校舍面积8255平方米,普通中学校舍总建筑面积达27.55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20.83万平方米,计算机2976台,图书59.79万册,电子图书8423GB。普通小学校舍总建筑面积19.74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33个,图书52.41万册,电子图书1393GB。幼儿园校舍总建筑面积9.53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6.46万平方米,图书7.94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