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福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2-27 宁德市福鼎市统计局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牢牢把握国务院颁布实施《海西规划》和省、宁德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等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五大战役”,坚持“当先锋、谋对接、求先行”,同心同德,克难攻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持续向上,好于预期”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在全省58个县市中我市经济总量居第15位,增幅居第2位,总量比上年前移1位,增幅前移2位。分产业看,一产稳定增长,二产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三产增长缓慢。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4.15亿元,增长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7.54亿元,增长27.6%,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贡献率高达76.8%,拉动经济增长1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4.49亿元,增长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9%,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152元,增长18.1%。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14.5:52.4:33.1调整为13.7:55.4:30.9。

物价涨幅有所放缓。全年CPI比上年上涨5.5%,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7.0%。从各月CPI变化情况看,前8个月CPI延续上年走势,涨幅不断扩大,指数屡创新高。居民消费价格从1月份上涨3.6%后逐月走高,8月份达到本年最高值8.5%,9月随着各项控价效应的逐步显现,价格出现明显回落,12月份涨幅回落至3.2%。

与上年相比,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总水平呈“七升一降”态势,居住类上涨幅度首次超过食品类,全年居住类价格上涨9.6%、食品类上涨9.2%,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类上涨6.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5.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4.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7%,衣着类下降9.0%。在食品类中,干鲜瓜果价格上涨19.6%,粮食价格上涨16.1%,猪肉价格上涨13.3%,水产品价格上涨12.2%,蛋类价格上涨3.0%,菜类价格下降6.1%;在居住类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5.7%。(见表一)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全年举办劳动力现场招聘会12场;大力开展跨地区和省际劳务协作,建立省际劳务合作关系;大力改善就业环境,多层次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各类群体就业。2011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22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19人,其中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32人。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9%。全年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943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840人;职业技能鉴定人数3850人。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基地和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011年全市在化油器、茶叶和烹饪行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认定、直推和鉴定工作中,有53名职工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有122名职工获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随着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加上今年气候总体有利,自然灾害明显少于往年,使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向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31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15.07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2.32亿元,增长8.0%;牧业产值1.97亿元,增长4.1%;渔业产值21.4亿元,增长6.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6亿元,增长6.1%。

粮食面积、产量双丰收。全年粮播面积25.76万亩,比上年增加3813亩,增长1.5%;粮食产量8.56万吨,比上年增加6881吨,增长8.7%;粮食亩产332公斤,比上年提高22公斤。蔬菜、茶叶、水果保持增长的良好势头,食用菌下降。全年蔬菜产量148549吨,增长3.0%;茶叶产量15206吨,增长10.1%;水果产量14526吨,增长9.6%;食用菌产量13331吨,下降15.8%(见表2)。

畜禽存栏有增有减。年末生猪存栏51593头,增长6.2%;家禽存栏416964只,增长6.9%;牛存栏1711头,下降10.2%;羊存栏11038头,下降28.5%。全年肉蛋奶总产量9657吨,增长9.1%<,/FONT>,其中,肉类总产量7300吨,增长2.9%;奶产量990吨,增长106.3%;禽蛋产量1367吨,增长6.8%。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47664吨,增长4.6%,其中海水产品144892吨,增长3.5%;淡水产品2772吨,增长125.2%。全年水产品养殖产量70077吨,增长9.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推动力明显增强。2011年我市工业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8.36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2.6%,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突破360亿元,达363.85亿元,增长3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40亿元,达340.09亿元,增长38.5%(见表3)。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幅双双居宁德市首位。

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的44.5%提高到50.2%。重工业比重提高。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实现重工业产值218.05亿元,增长65.7%(现价比,下同),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1.6%提高到64.1%;轻工业产值122.04亿元,增长60.4%。非公经济增长较快。非公有制企业实现总产值329.86亿元,增长65.4%,增幅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1.6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高达97.0%。新增长点企业增势强劲。23项已投产的宁德市新经济增长点项目企业实现产值60.67亿元,增长258.1%,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幅194.3个百分点。亿元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年超亿元企业达86家,比上年增加28家,实现总产值254.31亿元,增长74.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1.8%,拉动规模工业现价增长52.2个百分点,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明显加快。新兴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现。以合成革、医药化工、泵阀为代表的新兴三大产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1.33亿元,增长81.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4%,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1%,在全市规模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十分突出。园区发展生机勃勃。截止12月末,在园区内已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67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2.91亿元,增长74.9%,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速11.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8.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长50.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4%,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和先导区。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