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福鼎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2-27 宁德市福鼎市统计局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加入WTO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台风灾害的挑战,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培植和增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经济增长明显好于年初预期和上年水平,运行质量显着提高,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937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618万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55684万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45076万元,增长11.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33元,增长9.0%。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27.8∶37.4∶34.8调整为26.5∶38.0∶35.5。

市场物价总水平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1%,消费品价格下降1.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0%。在八大类商品与服务中,食品价格下降0.5%(其中,粮食、蛋、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3%、5.7%、8.1%,肉禽及制品、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0.1%和6.4%),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1%,衣着价格下降1.1%,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0.9%,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3.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价格下降0.8%,居住价格下降1.9%。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市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17628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81105人,比上年末增加13280人。多渠道扩大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城镇就业人员3643人,比上年增加112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财政实力继续增强。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5320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8506万元,增长10.2%,财政支出27356万元,增长12.9%。工业经济效益创最好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9.44,比上年提高35.18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0267万元,增长32.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1205万元,增长58.3%,亏损企业大幅减亏,亏损企业亏损额45.6万元,比上年减亏7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经济体制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仍比较缓慢,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增大,投资环境亟待改善,社会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等。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393万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完成48288万元,增长7.6%;林业产值完成8252万元,增长12.3%;牧业产值完成10242万元,增长11.9%;渔业产值完成114611万元,增长1.1%。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55927亩,比上年减少26398亩,粮食产量101890吨,减产8.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9082亩,比上年扩大4730亩,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比由上年67.5∶32.5调整为65.3∶34.7。特色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发展较快,全年推广优质稻面积15万亩,推广粮油新品种15个,果树交接换种0.5万亩,两薯脱毒5万亩。重点发展大棚蔬菜,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33660亩,比上年增长8.0%,蔬菜产量100261吨,增长10.7%;茶叶产量9729吨,增长9.0%;蘑菇产量13096吨,增长32.3%;水果产量10160吨,增长1.0%;花卉面积增长147.0%,药材面积增长29.5%;油料产量1143吨,下降8.6%;甘蔗产量8466吨,下降0.1%。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068亩,比上年增长12.0%,竹、木材采伐量分别增长11.9%和13.7%。

畜牧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生猪出栏87315头,比上年增加5293头,增长6.5%;家禽出栏125.54万只,增加24.85万只,增长24.7%。全年肉蛋奶产量10433吨,比上年增长7.9%。

渔业产量有所下降。受森拉克强台风影响,全年水产品产量213160吨,下降0.9%,但由于经济价值高的鱼类成为养殖的主流品,使全年渔业产值出现增长。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9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1651台和1087辆,全年农村用电量5125万千瓦小时,农用化肥施用量68620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1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提速,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7003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4%,比上年提高16.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3202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4854万元,增长25.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生产快于重工业,完成轻工业产值51612万元,增长51.2%;完成重工业产值83242万元,增长20.5%。同时,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除集体工业下降4.7%外,国有、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和其他工业分别增长11.5%、19.4%、32.9%、23.2%和27.7%。产销衔接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8.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其中玄武岩荒料增长11.9%,水产加工品增长86.1%,化油器增长71.2%,发电量增长43.3%,石板材增长22.1%。

支柱产业支撑带动作用增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5554万元,比上年增长39.2%,石板材、化油器及配件、食品加工(含制造)业的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9.4%、32.9%和76.0%,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上年63.0%上升到69.9%。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32725万元,比上年增长43.2%,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0.2%上升到24.8%。

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建筑施工工程个数98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9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29.6%,房屋施工面积24.9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59万平方米,其中一次交验合格面积4.59万平方米,占房屋竣工面积的8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276万元,比上年增长30.8%,增速比上年提高24.9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33446万元,增长13.7%;城乡集体经济投资7444万元,下降10.6%;城乡私营个人投资14720万元,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7208万元,增长63.8%;其他投资19458万元,增长156.3%。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2517万元,增长2.8%;更新改造投资17336万元,增长60.8%;房地产开发投资22816万元,增长67.6%;其他投资253万元,下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