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福鼎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3-02-27 宁德市福鼎市统计局

广播、电视事业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我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全年共采制播出电视广播新闻4440条,其中电视新闻2320条,广播新闻2120条,《福鼎新闻》、《警坛热线》、《视野》成为我市电视台收视较高的自办栏目。全年出版《福鼎报》100期,发行份数达80万份。年末全市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5.5%,有线电视用户达4.6万户。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1个,医疗实有病床1134张,卫生技术人员1102人,其中执业医师334人,助理执业医师121人,注册护士293人。全年总诊疗113.4万人次,其中门诊110.2万人次,健康检查3.28万人次。

体育事业成绩显着,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活跃。全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在参加2002年世界帆板锦标赛上,获金牌1枚,在韩国釜山举办的第十四届亚运会上,获银牌1枚,在青岛举办的2002年亚洲OP帆船锦标赛上,获金牌1枚,银牌1枚,在福建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帆船帆板项目比赛上,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2枚。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逐步增强,城乡晨练活动活跃,体育人口不断扩大,全年全市共举办大小体育活动赛事达80多次,参加人数达2万人次。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年全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人数68534人,比上年增加7102人。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得到重视。全年竣工“三废”治理项目91个,污染治理完成投资450万元,废水排放总量由上年400万吨减少到350万吨,废气排放总量由上年0.39亿标立方米减少到0.2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170万吨,日处理废水由上年1835吨增加到3000吨。全市建成了4个烟尘控制区,建设生态镇1个,建立规范化饮用水源保护区2个。城市市容市貌得到很大改观,切实解决城区脏乱差现象,全年新增园林绿地面积5万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2万平方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回落。年末全市总人口562943人,比上年增长0.3%。其中城镇人口216035人,占38.4%;乡村人口346908人,占61.6%。全市男性人口296135人,女性人口266808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6300人,出生率11.21‰;死亡人口2725人,死亡率4.85‰;全年净增人口3537人,自然增长率6.36‰,比上年回落0.1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3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得到工薪收入4702元,增长13.5%,人均转移性收入1225元,增长20.8%,人均经营净收入1205元,增长8.6%。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63元,比上年增长0.7%,与上年相比,城镇居民在交通、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等方面支出显着增加,其中交通方面的支出比上年增长高达190.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29.9%,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8.6%,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1.6%,而食品支出增长0.8%,衣着类和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分别下降16.3%和57.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99元,比上年增长4.4%。在家庭经营总收入中,第二产业人均收入302元,增长47.1%,第三产业人均收入484元,增长1.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47元,增长2.1%,与上年相比,农村居民在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显着增加,分别增长9.1%、36.0%、21.5%和7.6%。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全年竣工商品房面积11.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2.8%。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年有878个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参加保险,参保单位比上年增加53个,有20317名在职职工和5504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分别比上年增加1483人和290人,有15647人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保人数比上年增加3598人。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659人,比上年增加337人,发放失业保险金额63.71万元,增长13.2%。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17个,床位180张,比上年增加37张,共收养158人,比上年增加22人。全市各种优抚对象2.15万人,得到国家定补救济1745人,临时救济33600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500人、112人和6761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有3488人,年发放保障金162.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728人和42.7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2537人,年发放保障金115.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237人和29.3万元。

注:①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

②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等指标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③根据省统计局要求,从2002年起规模以下工业数据由原全面统计数据改为抽样调查数据,并据此调整以前年份工业产值数据,同时国内生产总值也作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