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福鼎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全力抓住海西建设和环三发展重大战略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全市经济稳中有进,蝉联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称号。 一、综合 经济增长稳中有进。2012年,我市经济在较高增长平台上稳健运行,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累计完成21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增速居宁德市首位,比上年前移一位。在全省58个县市中我市经济总量居第14位,比上年前移1位,增幅居第20位。在三次产业中,一产稳定发展,二产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三产增长缓慢。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8.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6%,拉动GDP增长1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6.0%,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423元,增长12.5%。三次产业的构成为14.1:58.1:27.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平稳。2012年除1月份外,各月累计CPI涨幅均在3.0%以下。全年CPI比上年上涨2.6%,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从各月CPI变化情况看,全年走势平稳。 与上年相比,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总水平呈“七升一降”态势,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4.7%,衣着类上涨5.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7%,烟酒类上涨0.6%,居住类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类上涨1.6%,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1%。在食品类中,菜类价格上涨14.8%,猪肉价格上涨5.0%,水产品价格上涨4.5%,粮食价格上涨1.6%,干鲜瓜果价格下降2.7%,蛋类价格下降7.0%;在居住类中,水、电、燃料价格下降1.7%。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大力改善就业环境,多层次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省际劳务合作关系,全面推进社会各类群体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27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5%;农村劳动力新转移就业6657人;期末劳务派遣2313人,其中当年新增99人。多层次开劳动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3431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80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623人。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392.91万元。大力开展跨地区和省际劳务协作,与云南省南坝劳动力市场、贵州黔南州劳动力市场、温州市劳动力市场等建立了省际劳务合作关系,有效缓解企业用工紧张。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五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大,特色农业优势显现,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向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92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18.01亿元,增长4.6%;林业产值2.80亿元,增长2.4%;牧业产值1.99亿元,增长6.5%;渔业产值28.50亿元,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2亿元,增长7.9%。 粮食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1497亩,比上年减少6095亩,下降2.4%;全年粮食总产量82305吨,减产3325吨,下降3.9%;亩产327公斤/亩,下降1.5%。水果产量快速增长,蔬菜、茶叶、食用菌产量有增有减。全年水果产量16889吨,增长16.3%;蔬菜产量147125吨,下降1.0%;茶叶产量15834吨,增长4.1%;食用菌产量14887吨,增长11.7%。(见表2)。 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全面增长。年末生猪存栏59051头,出栏85669头,分别增长14.5%和3.2%;牛存栏1494头,下降12.7%,出栏1103头,增长22.6%;羊存栏11523只,下降13.7%,出栏12959只,增长17.4%;家禽存栏478539只,出栏721258只,分别增长14.8%和29.4%;全年肉蛋奶总产量10443吨,增长8.1%,其中,肉类总产量7778吨,增长6.6%。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淡水养殖快速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55557吨,增长5.4%,其中海水产品152300吨,增长5.1%;淡水产品3257吨,增长17.5%。全年水产品养殖产量77439吨,增长1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突显,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9.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2.5%,拉动GDP增长9.4个百分点。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46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58亿元,增长21.7%。(见表3)。 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的49.9%提高到53.2%。企业继续向规模化发展。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超亿元的有100家,比上年增加14家,产值达37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7%。股份制工业继续占主导地位。全年股份制工业完成产值443.29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6.2%,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增长39.1%(现价增,下同)。非公经济推动有力。全年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产值450.29亿元,增长39.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99.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长38.5个百分点。引进企业增长势头强劲。全市95家引进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276.30亿元,增长46.9%,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8.2个百分点。园区发展生机勃勃。截止12月末,在园区内已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60家,全年累计完成总产值343.3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4.5%,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增长42.3%,超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9.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长30.7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率稳步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454.98亿元,增长42.2%。其中,出口交货值14.64亿元,增长25.2%。工业产品销售率累计达98.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见表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实现利润总额44.56亿元,增长104.7%;亏损企业亏损总额0.38亿元,增长331.0%。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市拥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7.99亿元,增长24.8%;商品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7.76万平方米,增长12.6%;房屋竣工面积5.55万平方米,下降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