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64.86亿元,比年初增加499.98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个人存款余额827.15亿元,同比增长22.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57.50亿元,比年初增加402.67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95.63亿元,同比增长38.1%;中长期贷款余额1629.63亿元,同比增长15.3%。 全年保费收入22.80亿元,增长18.5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21亿元,增长20.69%;人寿险保费收入12.59亿元,增长16.89%。全年赔款支出3.99亿元,下降12.28%,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3.33亿元,下降9.01%,赔付率32.62%;人寿险赔款支出0.66亿元,下降28.79%。赔付率5.24%。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9所,在校学生61858人;普通中学136所,在校学生118006人;中等职业学校20所,在校学生40025人;小学265所,在校学生155851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607人;幼儿园331所,在园幼儿649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48.48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7个。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86%和99.5%,有线电视用户35万户。出版各类报纸15种,10345万份;杂志49种,417万册;图书788种,1114万册。 年末,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543所,其中:医院50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63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所;卫生技术人员总数1676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300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3686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59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24.74万人,较上年增长0.87%。全市出生人口2.44万人,死亡人口1.34万人,出生率10.91‰,死亡率6.00‰,自然增长率为4.91‰。全市城镇人口为152.20万人,乡村人口为72.54万人,城镇化率为67.72%,较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 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为58.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5.96%,其中:回族人口36.58万人,占16.28%;藏族人口为12.36万人,占5.5%;土族5.82万人,占2.59%。 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33.51元,增长11.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114.29元,增长14.8%,其中:食品支出4752.33元,增长9.8%。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5.8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4个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7801.54元,增长17.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13.60元,增长8.1%。农民人均拥有居住面积35.39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66平方米。 年末,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492个,参保人数16.29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总支付5811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4394个,参保职工44.61万人(含离退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支出32.04亿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2844个,参保人数25.01万人,医疗保险费用支出84935.4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3163个,参保人数16.56万人,工伤保险费用支出7158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150个,参保人数7.50万人,生育保险费用支出1069.47万元。 年末,累计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59万人,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35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3.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7%。 年末,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6.8万人,全年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17784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13元/月。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9.2万人,全年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12997万元。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