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攻坚克难,积极克服经济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全委会精神,围绕西宁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一、综合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51.09亿元,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1.17亿元,增长5.3%,对GDP的贡献率为1.26%,拉动经济增长0.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39.52亿元,增长18.3%,对GDP的贡献率为64.21%,拉动经济增长9.6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8.9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作用显着;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80.40亿元,增长11.8%,对GDP的贡献率为34.53%,拉动经济增长5.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1年的3.56:53.36:43.08调整为3.66:51.64:44.70,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6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人均GDP为38034元(折合6025美元),增长14.0%。 2012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7%,同比上涨2.7%。分类别看,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呈“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1%。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53亿元,增长5.5%。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83.2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7.17万亩,下降3.9%;油料播种面积51.15万亩,下降7.4%;蔬菜播种面积32.24万亩,增长5.1%;油料、蚕豆、马铃薯、蔬菜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25.0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8.3%。 全年生猪出栏45.67万头,增长5.3%;牛出栏21.28万头,增长7.2%;羊出栏68.52万只,增长2.1%;肉用家禽出栏99.19万只,增长13.2%。肉产量7.53万吨,增长4.7%;牛奶产量13.35万吨,增长6.6%;禽蛋产量7987吨,增长22.4%。 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9154公顷;当年幼林抚育作业面积6941公顷;零星植树475.52万株;木材采伐运量3049立方米。 截至2012年底,全市931个行政村全部通电、通公路、通电话;51.77%的村通有线电视;97.96%的村通自来水;33.73%的村通宽带。 三、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77.19亿元,增长1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3]增加值323.14亿元,增长15.1%。 从轻重工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9.16亿元,增长18.7%;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73.97亿元,增长14.6%。 从经济类型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246.18亿元,增长18.0%;国有企业完成60.89亿元,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完成10.69亿元,下降9.4%;股份合作企业完成4.69亿元,下降14.0%;集体企业完成0.69亿元,增长11.2%。 全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27.47亿元,增长27.4%,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55亿元,增长22.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0.01亿元,增长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48亿元,增长32.7%。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547.20亿元,增长29.1%。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69亿元,增长15.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4.21亿元,增长30.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7.58亿元,增长36.3%。 城镇投资中改建和技术改造等内涵效益型投资完成71.62亿元,增长27.0%;以新建和扩建为主的外延扩张型投资完成297.85亿元,增长10.8%。 全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9.80亿元,增长26.8%。 全年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82个,累计完成投资377.70亿元,增长31.4%。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8.23亿元,增长34.9%;商品房销售额79.33亿元,下降16.65%;商品房销售面积168.97万平方米,下降35.22%。商品房屋销售价格4695元/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46元/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价格4336元/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99元/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货运总量3278万吨,增长6.4%,其中:铁路576万吨,增长18.7%;公路2702万吨,增长4.0%;航空0.48万吨,增长41.2%。货物周转量224.25亿吨公里,增长6.0%,其中:铁路147.97亿吨公里,增长8.0%;公路76.20亿吨公里,增长2.4%;航空0.08亿吨公里,增长37.0%。全年客运总量5233万人,增长3.6%,其中:铁路404万人,增长1.7%;公路4701万人,增长3.1%;航空128万人,增长36.8%。客运周转量79.56亿人公里,增长8.6%,其中:铁路35.38亿人公里,增长1.6%;公路24.82亿人公里,增长3.5%;航空19.36亿人公里,增长33.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26.67亿元,增长27.7%,其中:邮政1.19亿元,增长12.0%;电信25.49亿元,增长28.6%。年末市话用户64.54万户,增长1.6%,其中:住宅电话47.43万户,下降1.0%。移动电话用户263.85万户,增长12.6%。互联网用户34.75万户,增长28.6%。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46亿元,增长17.0%。 从销售地区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92.60亿元,增长17.0%;乡村实现零售额24.86亿元,增长17.1%。 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6.84亿元,增长28.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41.61亿元,增长15.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99亿元,下降6.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02亿元,增长1.1%.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25个大类中,食品类、日用品类、家具类、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8.8%、14.8%、11.5%和48.0%。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通讯器材、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倍、49.4%和25.6%。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93417万美元,增长14.5%。其中:实现进口总值27203万美元,增长22.5%;实现出口总值66214万美元,增长11.6%。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127.59万人次,增长14.9%。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124.27万人次,增长15.0%;入境旅游人数3.32万人次,下降2.4%。旅游总收入75.19亿元,增长33.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409.43万美元,增长60.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77亿元,增长21.0%,其中:完成税收收入48.14亿元,增长19.7%。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5.32亿元,增长23.5%,其中教育支出42.90亿元,增长34.5%;科学技术支出1.25亿元,增长2.6倍;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64亿元,增长4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83亿元,增长44.1%;医疗卫生支出13.22亿元,增长29.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71亿元,增长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