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至年末,全区拥有商品交易市场87个,其中,专业市场28个,集贸市场59个。全年共实现成交额402.7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专业市场成交额386.07亿元,增长4.5%,集市贸易成交额16.67亿元,下降0.2%。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增长。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21亿元,比上年增长0.7%。 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年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2条,其中,新辟公交线路29条,调整公交线路13条。推进无人售票线路18条。加快落实老城区排堵保畅,完成18处公交候车亭和2个港湾式公交站建设。至年末,全区共有公交线路141条(含过境线路),松江公交公司运营车辆688辆,全年公交公司客运总量128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年末全区共有运营出租车(区域)830辆,客运总量3053.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4%。 各类民用车辆拥有量较快增长。全年新增民用汽车20406辆,至年末全区共有民用汽车拥有量133155辆,比上年增长18.1%。 邮电通信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084万元,比上年下降25.5%;电信业务总量83080万元,增长10.6%。(见表3)。 旅游业稳步发展。组织开展首届春游节、第四届青岛啤酒节、2012松江旅游节、购物节等活动,不断活跃旅游市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刺激旅游消费增长。旅游品牌持续提升,辰山植物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茂佘山艾美酒店获评国家金叶级绿色饭店;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功能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欢乐谷二期、世茂新体验中心等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林荫新路扩建、辰花公路生态走廊全面开工建设。至年末,全区开通旅游交通服务线3条。全区共有星级饭店8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1家,22家旅游饭店全年住宿接待86.9万人,平均客房出租率56.7%。全区共有旅行社53家,全年组团人数52.3万人,比上年增长61.5%。全区全年旅游总收入58.85亿元,比上年增长4.7%;游客接待总人数979.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 六、金融业 金融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3.3亿元,比上年增长3.2%。至年末全区共有银行26家,各项银行存款余额1648.48亿元,比年初增长15.3%;贷款余额1041.49亿元,比年初增长10.6%(见表4)。 全年新增证券交易公司5家,至年末共有证券公司11家。全年证券交易成交额130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成交额中,国家债券96.46亿元,比上年增长96.1%;股票842.67亿元,下降18.5%;基金11.29亿元,增长13.8%。 七、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2亿元,比上年下降5.1%。按产业分,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完成工业投资86.09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1.11亿元,下降9.8%,其中房地产业投资142.22亿元,下降16.4%。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为0:32.2:67.8。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投资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7.3个百分点,表明全区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有所减弱,投资结构逐步调整。全年全区有五大主导产业投资项目65个,比上年增加10个,完成投资额4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25个,比上年增加3个,完成投资额21.49亿元,比上年下降28.7%。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1亿元,比上年增长47.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1%,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金山铁路建成通车。稳步推进北松公路改建、松蒸公路拓宽等道路重点工程;松卫公路辟建二期工程、辰塔路黄浦江大桥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 公用事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区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12531万吨,售水总量10171万吨,其中生活用水3884万吨。全年用电量85.4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其中,工业用电55.42亿千瓦时,增长0.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2.8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4%。至年末,全区拥有天然气用户23.46万户,比上年增长16.1%;全年天然气供应总量16843万立方米,增长13.8%。拥有液化气用户26.01万户,比上年增长2.6%;全年液化气销售量61114吨,增长3.4%。 房产投资回归理性,销售有所回暖。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39.25亿元,比上年下降7.1%。完成房地产投资142.22亿元,比上年下降16.4%;商品房施工面积1055.5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商品房销售面积210.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6%;商品房销售额23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存量房交易套数8270套,比上年增长5.4%;成交过户面积85.02万平方米,增长5.1%;交易金额105.29亿元,增长5.8%。 八、对外经济和私营经济 外贸结构不断调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92.4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5%。其中,进口总额138.8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7%;出口总额353.6亿美元,下降15.8%。从速度看:进口降幅低于出口1.1个百分点;从比重看:进口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比重有所提升。全年一般贸易出口39.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9%,占全区出口额的比重为11.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314.12亿美元,下降18.1%。按出口企业类型分,三资企业出口仍占主导地位。全年三资企业出口346.4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占全区出口额的比重达98%;内资企业出口7.19亿美元,下降6.2%。按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出口排名前三位的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别实现出口额137.99亿美元、78.45亿美元和38.36亿美元。出口市场更趋多元化(见表5)。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34个,实现合同外资9.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完成增资6.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占全区合同外资的比重为70%。按产业分,第二产业实现合同外资5.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9%;第三产业实现合同外资3.99亿美元,增长156%。年末全区共有已投产三资企业2171家,实现销售收入3134亿元,比上年下降13.9%;实现利润总额88.88亿元,下降22.4%。全年实际到位资金7.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年内在松江新批准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21个,项目数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中国香港34个、日本27个和中国台湾18个。 私营经济平稳发展。全年新增私营经济户数9884户,比上年减少1184户;年末实有注册户数67100户,比上年末增加4517户。私营经济全年实现税收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销售收入2958.44亿元,增长0.4%。年末实有私营经济户数中有商业企业37195户,占55.4%;工业企业13194户,占19.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12290户,占18.3%;建筑业企业1127户,占1.7%;其他行业企业3294户,占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