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富宁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9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7016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0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增速高于全县生产总值(GDP)增速1.6个百分点。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主体税种看增值税完成2929万元,比上年增长7.5%;营业税完成7207万元,比上年增长21.3%,企业所得税完成371万元,比上年增长59.9%。财政总支出109275万元,比上年增长44.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7554万元,比去年增长43.9%。 金融机构存贷稳定增加。2009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46514万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0722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储蓄存款余额为1286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8327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短期农业贷款余额为25559万元,比上年增长34.4%;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余额为6132万元,比上年增长6.8倍。2009年全县新增信贷资金22546万元,比上年增加8935万元,增长65.6%。 七、交通和邮电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富宁港一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完成投资8000万元;建成富宁至力追等31条394公里通达工程和小河口至谷拉、富宁至各甫2条56公里通畅工程,完成投资8200万元;新修村村公路55条230公里,新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3条,村(居)委会通班车率达57.2%,村小组通路率提高到87%。公路密度由2008年的每百平方公里59.5公里提高到70公里。2009年末公路通路里程3800公里。客货运输业保持稳定增长,货运周转量11500万吨公里,增长2.7%;旅客周转量94000万人公里,增长3.3%。 邮电通信业迅速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收入9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全年报刊杂志期发行量15000份。城乡年末电话用户达39349部比上年增加504部,其中小灵通3092部,比上年减少2564部;固定电话14901部,比上年增加350部;致富通21356户,比上年增加2718户,电话普及率每百户达到44.5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34335部比上年增加22618部,增长20.2%,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33部,比上年增加5部,增长17.8%。互联网用户7314户,比上年增加1238户,增长20.4%。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广播电视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09年实施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19项,开展科技培训1326期6.63万人(次)。实施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6项,开展科技培训1465期7.35万人(次)。 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多方筹集资金9661.38万元,其中县财政安排2231万元,新建校舍面积81175平方米,排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63937平方米;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费和学杂费,80%的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安排资金76万元对185名优秀教师和98名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奖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全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72960人,比上年增加933人,增长4.8%。在校学生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0775人,增长1.3%,其中初中在校学生数17641人,比上年增加652人,增长3.8%;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062人,比上年减少162下降13.2%;小学在校学生44991人,比上年增加836人,增长1.9%。普通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8.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97.5%,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0.53%(含三校生),比上年提高19.9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为81.94%,居全州八县第一。全县在职教职工人数4534人,比上年增长15.3%,其中专任教师3982人,增长10.3%。 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全年共为群众演出150场,观众达152900人(次);送电影下乡放映1740场(含广场电影放映),观众达409500人(次)。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建设成果丰硕,民族文化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里达、者桑等5个乡镇文化站全部完工;《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荣获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电视纪录片《破译:坡芽密码》在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坡芽组合演唱的《坡芽情歌》荣获云南省第三届青歌赛原生态组金奖;在人民网与全国媒体组织的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中,富宁被评为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之一;成功举办国庆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群众文化、广场文化、专业文化全面推进。 广播电视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宣传作用明显。2009年富宁电视台共播放新闻4194条,其中被云南电视台采用55条,被文山州电视台采用394条,制作专题78部。年末全县13个乡(镇)已通电视光缆,架设有线电视光缆总长298公里,比上年增加42公里;年末全县有线电视入网用户达14500户。年末全县地面卫星接收站1859个,比上年增加1100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87.5%和92.5%,城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7604户,城区数字电视用户覆盖率达95%。 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县卫生机构20个,有病床481张,比上年增加67张,其中医院床位数280张比上年增加67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19张。年末全县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16人,比上年增加1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01人。扎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医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明显提高,年末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33.17万人,比上年增加5500人,农民参合覆盖率达89.94%,累计报销合作医疗费4522万元,受益群众达26.3万余人(次),比上年增加4.57万人(次)。 九、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2009年共投入环境污染治理资金120万元,比上年下降47.6%。工业废气处理率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5%,县城饮用水达标率100%。2009年全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04%,万元GDP能耗量为1.2209吨标准煤。 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以及矛盾纠纷调处力度,2009年全县刑事案件立案628件,比上年减少12件,下降2%。发现受理治安案件121起,比上年减少212件。逮捕、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人数225人,比上年增加70人。信访总量8197件,比上年增加2111件,增长34.7%,办结7830件,办结率达95.5%。2009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162起,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安全生产效果明显:2009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4起,比上年减少11起,下降31.4%;死亡7人,比上年减少1人;受伤7人,比上年减少24人;直接经济损失110.7万元,比上年增加34.78万元,增长45.8%。其中:火灾事故13起,直接经济损失70.11万元;道路交通事故10起,死亡5人、受伤7人,直接经济损失0.6万元;工矿商贸事故1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全年无重大群死群伤安全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