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元坝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30 广元市元坝区统计局

六、交通运输与邮电

交通建设快速推进。274公里通乡公路全面完工,整治水毁道路36处,新建通村水泥路160公里,开通元坝至大朝客运班线,农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全区国、省、县、乡道公路通车里程达202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02公里。实现公路客运周转量13871万人公里,下降12.5%;公路货运周转量64134万吨公里,增长18.3%。

邮电通讯业持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实现1586万元,增长3.5%。全区固定电话用户达15428门,下降1.9%;移动电话用户达130683户,增长5.5%,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金融突破发展。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7亿元,增长3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46亿元,增长10.9%。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45亿元,增长7.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9亿元,增长8.2%;各项贷款余额15.73亿元,增长11.7%。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区各类保险事业迅速发展,2012年,人寿险保费收入2952万元,增长14.3%;财产险保费收入3100万元,增长24%;征缴医疗保险费1607万元,企业养老保险费5647万元,机关养老保险费4180万元,失业保险费125万元,工伤保险费102万元,生育保险费7.3万元,全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972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11.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纯居民参保12384人。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服务不断增强。科技贡献率达到3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储备科技项目20项,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各类项目10项,落实项目资金107万元。组织区内科技攻关课题10个,推广运用科技成果12项,新增合作院校3家,举办科技培训班10期,组织科技下乡3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个,申报专利30项,保护专利15项,专利实施9项。

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面贯彻“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坚持“1234101”发展思路,全面加强日常管理,突出学校规范化管理、灾后重建工程及学前教育示范项目建设、新课程改革四个重点,努力提升“四改一加强”和艺体特色教育亮点,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建设,狠抓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年末,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单设高中1所,单设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普通小学25所(不含教学点11个),幼儿园12所。高中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53人,专任教师181人。初中1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969人,专任教师487人。小学2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353人,专任教师1019人。城乡在园幼儿131个教学班3488人,专任教师9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全区高考本科硬上线253人,高校单招50人,本科上线率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与体育

文化、体育和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全区完成了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17个村级文化服务站和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配送了2.04万册图书,28个乡镇42个村配备了文化信息设备,完成110个基层服务点建设。文化投入大幅增长。设立50万元政府文化发展专项扶持奖励资金,区乡两级文化活动及人员工资投入近1000万元,举办了建区以来的首届群众艺术节,观看参与群众达5万多人,展示了文化成果。据监测,2011年全区48个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全部从业人员平均数276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282万元,占全区当年GDP比重为0.77%。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游泳池1个,塑胶篮球场8个;体育中心1个,区体育场馆免费对外开放接纳近8.5万人次。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座;有线电视用户3.7万余户,电视覆盖率达100%。

卫生事业深入推进。以新医改纵深推进为契机,着力巩固扩大卫生惠民成果。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财政杠杆效益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公益性本位地位有效复位。合理设置并科学调整补偿标准,积极稳妥推行支付方式改革,确保了基金既便民惠民又安全平稳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64%。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机构33个,病床850张,同比增长6.3%,卫生技术人员454人,同比增长9.9%。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年末,全区总户数80725,总人口242655人,常住人口17.5万人。其中:女性人口119074人,占总人口的49.1%;非农业人口23874人,占总人口的9.8%。出生人口2119人,出生率为8.81‰,,死亡1527人,死亡率6.35‰,人口自然增长率2.46‰。计生率93.06%,出生性别比为107.8:100。

十一、人民生活、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27元,增长15.6%;人均消费支出14372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5611元,增长15.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4元,下降1.1%。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1.4%,农村为41.8%。

劳动就业形势趋优。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34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79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3.7%。培训农民工1.1万人,技能鉴定2000人,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9.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45亿元。

民生改善得到加强。全区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达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1.1%。五大保险参保覆盖全区15万人,“金保工程”信息系统在全市率先运行。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八大救助体系”并规范运行,为780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930万元。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保障性住房456套,新开工150套。

十二、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削减二氧化硫105.27吨、氮氧化物26.38吨、化学需氧量420吨、氨氮39.9吨。市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7%,市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81%。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28起、死亡6人,受伤20人,直接经济损失5.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件数下降13%,死亡人数下降25%,受伤人数下降13%,经济损失下降0.7%。全年全区未发生重大影响的交通和火灾事故。

注: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年报数或预计数,正式数据以《元坝区统计年鉴—2013》为准。

2、本公报中价值量指标均为现价,增长速度除增加值指标按可比价格计算外均为现价计算,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