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铁路、公路完成货运量15927万吨,增长16.3%。其中,铁路8834万吨,增长10.1%;公路7093万吨,增长25%;民航行货邮吞吐量14833吨,增长31.3%。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4216.7万人,增长19.6%。其中,铁路845.5万人,与上年持平;公路3243万人,增长21%;民航128.2万人,增长35.7%。全年各种运输方式(不含民航)完成货物周转量65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5%。其中,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366.2亿吨公里,增长10.6%;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84.2亿吨公里,增长20%;各种运输方式(不含民航)完成旅客周转量54.2亿人公里,增长9.2%。其中,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31亿人公里,增长1.3%;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3.2亿人公里,增长22.1%。全市公路里程已达20786公里。 全市邮电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1.07亿元,增长19.2%。全市电话用户40.79万户,下降9.5%。其中,住宅电话为30.19万户,下降4.7%;移动电话用户已达312.95万户,增长2.1%;互联网用户34.02万户,增长27.2%。 2012年万元GDP能源消耗为1.082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70%,超额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995.83亿元,增长13.8%。其中,单位存款338.75亿元,增长6.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94.67亿元,增长17.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550.85亿元,增长13.3%。其中,短期贷款272.12亿元,比上年增加36.44亿元,增长15.5%。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4.1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亿元,增长39%。中长期贷款277.55亿元,比上年增加27.38亿元,增长10.9%。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31.42亿元,比上年增加3.23亿元,增长11.5%。 我市证券交易营业部6家,客户开户数已达到52945户,比上年净增了10118户,增23.6%,交易金额133.69亿元,比上年减少了13.97亿元,下降9.5%。 全市保险主体22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1家,寿险公司11家。业务总收入22.2亿元,增长15.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08亿元,增长12.5%;寿险保费收入16.12亿元,增长16.6%。全年保险赔付额为4.5亿元,增长28.1%。其中,财产险赔付2.7亿元,增长32%;寿险赔付1.5亿元,增长23.2%。全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64亿元,增长1.5%。全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赔款1.62亿元,下降1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鉴定科技成果31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0项,合同成交金额9263万元,下降12.2%。 全市现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2012年全市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3521人,下降3.4%。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13368人,下降2.2%;成人本科、专科在校生4425人,增长28%;普通高中28所,比上年减少6所,招收学生14010人,上升16.1%。在校学生数40248人,下降4.8%。其中,少数民族10316人,下降6.4%;初中145所,比上年减少4所,招收学生19786人,下降9.8%,在校学生数65938人,下降7.4%。其中,少数民族15228人,下降6.9%;小学校167所,比上年减少2所,招收学生19458人,下降2.1%,在校学生109287人,下降2.9%;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为99.98%。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馆、文化馆14个,博物馆48个,档案馆24个;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70座,广播覆盖率96.8%;电视台2座,电视发射转播台59座,电视覆盖率96.3%。 全市现有卫生机构1954个,比上年减少7个,医疗卫生单位实有病床13263张,增加852张。 全市体育健儿在全区竞赛中获奖牌133枚,其中,金牌42枚、银牌48枚、铜牌43枚。在2011-2012年全国青少年冬季两项锦标赛获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在2012年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获得3枚金牌、2枚银牌和四枚铜牌的佳绩。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2年,全市出生人口1.9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80‰。死亡人口1.55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9‰。城镇人口比重达到68.9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3.47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9492元,增长13.7%。人均消费性支出15157元,增长11.9%。恩格尔系数31.8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81平方米,增长0.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807元,增长15.2%。其中,农民8491元,增长15.2%。牧民12567元,增长15.4%。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6818元,增长20.6%。恩格尔系数36.96%。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增长8.7%。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109台,电冰箱88台,洗衣机93台,家用电脑55台,摩托车19辆,生活用汽车10辆,固定电话54部,手机205部;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1台,电冰箱77台,洗衣机91台,家用电脑14台,摩托车52辆,生活用汽车9辆,固定电话21部,手机170部。牧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3台,电冰箱62台,洗衣机69台,家用电脑11台,摩托车107辆,生活用汽车8辆,固定电话12部,手机266部(见表3)。 年末社会福利院床位数2049张,增长16.3%。年末在院人数1365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持续发展,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中心及服务设施118处。年末全市有31.1万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16.18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土地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总面积1.22亿亩;林地面积2.41亿亩,有林地面积1.73亿亩。森林覆盖率51.4%以上。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11.3亿立方米;矿产资源探明或初步探明的矿产52种;水资源总量为316.19亿立方米,占全自治区的56.4%。其中,地表水总量298.1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46万千瓦,水域面积49.12万公顷。 全市审批建设项目环评1119项。其中,市本级审批项目228项,旗市区审批建设项目891项;2012年,全市建成了3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51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海拉尔区、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良好以上天数分别达到97.3%、100%、99.2%、100%。全市大部分河流湖泊未受纳人为污水,保持或接近天然水质。主要流域水质保持稳定,三类以上水质断面占监测断面总数的44.8%。草原区域生态系统状况保持稳定。 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840起,死亡109人,重伤151人,直接经济损失939.4万元。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20.2%,死亡人数下降21.6%,重伤人数上升1.3%,直接经济损失下降41.9%。其中,发生较大道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6人;道路交通发生事故137起,死亡95人,受伤146人,直接经济损失47.5万元;城镇火灾发生事故692起,死亡1人,受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891.9万元;煤炭企业发生事故5起,死亡5人;工商贸企业发生事故5起,死亡7人;其他行业死亡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