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30 益阳市赫山区统计局

市场物价上升趋缓。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2%,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5.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2.0%。

招商引资有新成果。新引进2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5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实际到位区外资金50.43亿元,其中工业到位区外资金48.10亿元。实际到位境外资金3422万美元。

旅游事业全面发展。积极开展“3521”重点工程创建工作,成功创建银城第一庄为五星级乡村旅游点,另有20家农家乐被评为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全区旅游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现有旅游住宿设施235家,客房6914间,床铺8990张。较大规模(50个床位以上)旅游饭店46家,其中旅游星级饭店11家。全年接待游客292.6万人次,同比增长18.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8.6%。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7670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515万元,增长39.8%;上划中央“两税”49068万元,增长13.3%;上划“两税”35937万元,增长15.5%。全年财政支出242998万元,增长22.1%。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年末我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5.58亿元,比年初增加38.5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2.72亿元,比年初增加18.92亿元。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有新突破。成功向国家科技部申报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个,成功申报省级项目8个,市级项目11个。完成专利申请350件,职务发明专利增长22%。高新技术产值逐年增加,今年已由上年的42.2亿元上升至45.9亿元。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12年全国普通高考,全区考生4343人,录取4076人,录取率为93.9%。其中一本录取504人,占参考考生的11.6%;二本录取955人,占参考考生的21.99%;三本录取为563人,占参考考生的12.96%;高职专科录取2054人,占参考考生的47.3%。全国成人高考,全区报考1879人,其中,专科起点升本科793人,上线681人;高中起点升专科1017人,上线841人;高中起点升本科69人、上线50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全区参考人数为7715人,九科一次性合格率、平均分、优秀率三项重要指标都名列全市第二。在空军“招飞”工作中,全区40人参加身体全面检查,合格14人,合格率35%,正式录取6人,全部为箴言中学学生,招飞人数名列全市第一。区教育局招生办获“湖南省二○一二年空军招收飞行员工作”一等奖,箴言中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飞局授予“空军飞行学员优质生源基地”称号,并荣获全省招飞工作特等奖。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中,全区2199人参考,其中,口试参考2165,合格1789人,合格率82.6%;笔试参考34人,合格16人,合格率47.1%。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活动稳步推进。今年开展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与湖南电视台移动频道举办了我区第三届广场舞比赛,并在全省一举夺冠,被授予湖南省“最佳舞动城市”;隆重举行了胡林翼陵园竣工仪式,开展了胡林翼诞生200周年学术报告会以及研究会成立等文化活动;自编自导自演了廉政花鼓戏《一钱太守》,并在全市巡演。开展了“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演艺惠民活动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完成送戏下乡演出60场,社会演出230场,公益电影放映5400场。建立服务“三农”的文艺节目库,把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通过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送到农民群众中去。参加湖南省第二届地花鼓比赛,益阳市花鼓演艺有限公司、湖南省公共频道超级戏乐班和兰溪花鼓剧团三支队伍获得全省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创作作品、摄影作品、音乐艺术作品、书法美术作品、群文作品。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省首批试点工作在我区实施以来,药品价格平均下降47.2%,全年累计为群众减轻药费负担3000余万元。全区新农合参加率达100%,个人资金提高到290元。单次补助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全年补助封顶线提高到12万元。全年住院补助8万余人次,补偿11000余万元,次均补偿1200余元,其中对重大疾病补助1万余人次,补偿400余万元。累计住院补助6万元以上289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83.8%。今年以来未发生一起突出公共卫生事件。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组队参加了市第十二届大众运动会,我区近600人参加了比赛,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组队参加了省第四届大众运动会拔河比赛,笔架山乡男女队分获双人比赛第四名、第五名。全年开展各类大、小型群众性健身活动20多场次。完成了村级健身工程8个。还对赫山办事处、缝机中心广场、梓山社区等公共场所配置了健身器材,建设投入资金10余万元。努力做好体育苗子选才、培训和输送工作,今年暑假共有150多名少儿参与了跆拳道培训。目前跆拳道长训生50人。

九、环境保护、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编制我区“十二五”减排规划,通过对我区环境形势进行分析,确定了减排工作目标、重点和任务,建立了环保重点项目库,制订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由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扩大到四项,增加氨氮和氮氧化物。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56个,其中新、改、扩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28个,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29个,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

计划生育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共出生人口10571人,符合政策生育9317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8.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5‰,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免费在农村开展孕前健康检查4500余对,免除费用100万余元。确认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2473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对象338人,奖扶资金发放到位率为100%。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8元,增长13.6%,人均消费支出14304元,增长12.4%,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957元,增长18.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19元,增长7.1%。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城市低保对象15806户25015人,人平补差达到243元/月,增长34%。全区农村低保对象15726户20516人,人平补差达102元/月,增长43%。发放五保供养资金923.06万元,全区5674名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已达到每人2000元/年、668名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已达到每人5600元/年。全区五大保险共征收缴基金2.7亿元,发放和补偿各类社保待遇3.8亿元。企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分别征缴11838、2700、590、5143、4365、135、447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登记参保43.95万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年末参保人数12932人。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5367、3040、81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之内。各类职业培训8689人,其中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预备制培训3500人,企业职工培训3216人、失业人员培训1293人。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09亿元,创业带动就业12688人。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8500个,2875人达成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