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衡南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30 衡阳市衡南县统计局

年末全县25个综合文化站开展活动100余场次,艺术表演团体2个,“演艺惠民”送戏下乡103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目录1个,无线电视台1座,无线电视节目2套,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85万户。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4%和90%。

全县卫生机构818个,其中,综合医院3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2173张,卫生技术人员2618人,其中医师1272人,减少5.42%;注册护士696人,减少0.4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2人;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75人。县乡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达79.44%,农村五保户对象在县乡级新农合定点医疗住院实行基本医疗费全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率达100%。

年末全县拥有7个单项体育协会、4个基层体育组织、40余支体育健身队伍,举办各类体育活动40余场次,全县运动员在参加各级比赛中,获得国家级金牌1枚,省级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1枚,市级金牌6枚。

十、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3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349元,增长14.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3%。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5.96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10辆。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873元,增长17.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156元,增长3.7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11%。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9.24平方米。

年末全县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87.49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3.02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2.31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6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0.69万人、生育保险3.27万人、工伤保险人数5.2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7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54.39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0.8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赔付支出分别为5876万元、411.99万元、95万元和799万元。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87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306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337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达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931人,增长13.8%。

全县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916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308.9万元。年末累计纳入城镇低保对象11.77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946.22万元,月人均补差250.4元;累计纳入农村低保对象49.5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111.32万元,月人均补差103.2元。全县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687.5万元,救助7.5万人次。27个福利院、敬老院,供养人数1632人。全县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工20.22万平方米。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4.3万人,解决广播电视盲村用户9858户,新增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分别为1154套和550套,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支持农村危房改造3500户。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8天,优良率达到98%;取缔排污口23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等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分别为47.56%、12.91%和52.0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0%;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0.52万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9.2%;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5分贝,噪声控制区按国家功能区划要求达标,湘江干流衡南段各功能区水质均达到了相应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年末全县三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5200万立方米。森林总面积达11.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2.7%。

全县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5.58万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3.02%,单位GDP能耗降低率-8.78%。

全年发生安全事故89起,经济损失147.3万元,亿元GDP死亡率0.09,下降0.02个百分点;万车死亡率1.86,下降0.94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或初步核算数字,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最终核实数据以《2013年衡南县统计年鉴》为准。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中贸易、交通、邮电、旅游、财政、金融、保险、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资源、安全生产数据来源于县级各部门,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