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在规模以上工业重点监测的32种(类)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0种(类)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2种(类)产品产量比上年下降。增长较快的品种有:精甲醇增长108.1%,中成药增长68.3%,减速机增长57.8%。下降较多的有:焦炭下降93.3%,机制纸及纸板下降44.4%,平板玻璃下降37.1%。 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盈利的企业572户,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9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3.19亿元,增长15.9%,实现利税总额232.14亿元,增长24.0%,实现利润总额139.98亿元,增长33.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65.66点,比上年提高31.68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89个,全年工程结算收入232.34亿元,增长33.2%,实现税金8.03亿元,增长17.1%,实现利润6.75亿元,增长2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户投资)67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0%。计划投资额在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667.08亿元(不含农户投资),增长31.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5.11亿元,增长42.4%;更新改造投资306.92亿元,增长30.4%。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重点突出。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农户投资)2.83亿元,下降39.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3.29亿元,增长34.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0.96亿元,增长29.2%。工业投资343.29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量的51.1%,比上年增长34.3%。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87.1亿元,增长62.7%,其中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33.93亿元,增长65.0%。 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显现,全市房地产投资热度降低。全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71.65亿元,增长4.3%,其中住宅投资55.04亿元,下降1.2%。商品房施工面积(含续建)965.50万平方米,增长10.2%,其中住宅811.82万平方米,增长7.1%。本年新开工商品房施工面积304.8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7%,其中住宅246.81万平方米,下降16.5%。 全年商品房销售(含预售)面积306.34万平方米,增长2.9%,销售额108.19亿元,增长5.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72.29万平方米,增长4.1%,住宅销售额89.27亿元,增长13.8%。商品房竣工面积289.12万平方米,增长56.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9.42万平方米,增长57.1%。商品房待售面积45.30万平方米,增长29.4%。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积极落实各项消费促进政策,培育壮大商品市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4.83亿元,增长16.7%,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134.04亿元,增长17.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3.55亿元,增长16.2%。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99.94亿元,增长15.9%;餐饮零售额58.43亿元,增长19.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引领市场发展,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7.74亿元,增长38.4%。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54.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1.6%,日用品类增长41.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9.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6.4%,通讯器材类增长62.3%,化妆品类增长39.5%,金银珠宝类增长95.4%,中西药品类增长54.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8.8%,家具类增长52.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62.3%,汽车类增长38.1%。 商贸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商贸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06.4亿元,增长12.6%,实现税收31.6亿元,增长37.4%,商贸物流业税收占全市服务业税收的比重达到30.7%。 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精品线路开发、旅游发展环境优化。全市拥有旅行社26家。拥有星级宾馆(饭店)26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6家。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8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9个。拥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商品生产企业43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33.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2%,实现旅游总收入106.04亿元,增长26.2%。2012年,黄荆景区、太平古镇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859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进口2803万美元,下降42.3%;出口15795万美元,增长52.8%。出口产品中,化工产品出口7602万美元,增长21.3%;轻工产品出口5444万美元,增长3.0倍。 全年新签约市外来泸投资项目1037个(不含港澳台及国外),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8个,实际到位资金503.44亿元。包括续建项目在内,全市到位市外资金811.65亿元,增长29.8%,其中省外资金306.28亿元,增长16.7%。到位市外资金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406.9亿元,其中酒业到位资金154.41亿元。 本年合同利用港澳台及国外资金1522万美元,包括往年项目实际到位外资5153万美元,增长33.4%。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0万美元,增长16.7%,外派劳务完成910人次,增加0.9%。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纳黔高速公路泸州段全线通车,泸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18公里。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二期续建工程竣工,年吞吐能力达100万标箱。泸州客运中心站建成投入使用。泸渝、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和叙大铁路加快建设,叙蔺、叙宜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1308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8111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建设950公里,其中建成通乡公路102公里,建成通村公路848公里。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100%的村通公路,完成国省干线改造363公里。铁路运营里程160公里。公路营运车辆29198辆,比上年增加1602辆,其中客车5080辆,增加371辆,货车24118辆,增加1231辆。全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公路64.48亿吨公里,增长18.1%;水路71.4亿吨公里,增长15.5%;铁路2.22亿吨公里,增长0.7%。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公路88.41亿人公里,增长15.9%;水路2147万人公里,增长33.4%。 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348.09万吨,增长9.4%,集装箱吞吐量13.52万标箱,增长34.5%。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31.18万人次,增长9.4%;空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380吨,下降1.9%。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0.96亿元,增长10.8%。 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年末城市公共交通客车(含县城)1011辆,公交营运线路100条,其中市辖区城市公交客车857辆,公交营运线路78条。年末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1698辆,其中市辖区1324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