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投资内部结构有所优化。分三次产业看:一产快速增长、二产降幅收窄、三产增速趋稳。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9亿元,同比增长127.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3.9亿元,同比下降12.6%;第三产业投资323.3亿元,同比增长32.9%。 房地产投资较为平稳。201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4亿元,同比增长13.3%;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37.9万平方米,增长1.0%;销售额57.8亿元,下降7.4%。商品房待售面积11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8.3%。 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加大。徽州府衙、秀里影视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徽文化产业园、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京福高铁、黄祁高速、“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百佳摄影点、绿色质量提升行动、黄山机场4D级改造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十大工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2.1亿元,同比增长20.6%,349个续建项目已复工348个,完成投资333.1亿元,251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31个,完成投资129.0亿元,竣工项目104个,累计完成投资99.7亿元。全年争取国债项目263个,落实中央投资5.78亿元。全年完成改徽9788幢。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发展持续繁荣。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1亿元,同比增长16.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7.2亿元,增长16.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9亿元,增长15.5%。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242家,比上年增加49家。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69.9亿元,增长35.8%。 生活消费增势强劲。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56.6%、服装类增长76.4%、日用品类增长47.6%;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势较强,化妆品类增长33.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1.5%、汽车类增长35.1%。 旅游产业良好发展。2012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64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3481.0万人次,增长19.1%,接待入境旅游者160.3万人次,增长22.0%。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92.8万人次,增长21.6%;港澳台同胞67.5万人次,增长22.5%。全年旅游总收入303.0亿元,增长20.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72.4亿元,增长20.5%,国际旅游创汇4.82亿美元,增长25.2%。全市52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176万人次,同比增长18.4%,入境游客78.01万人次;其中: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300.8万人,增长9.6%,入境游客31.0万人,增长10.5%。旅游产业规模继续扩张,2012年末,国家A级景区达52家,其中5A级景区3家;星级饭店达71家,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30家;旅行社达139家。 六、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外贸出口高速增长。201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7亿美元,同比增长51.9%,比上年同期提高1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6.3亿美元,同比增长71.1%,比上年同期提高24.1个百分点;进口额0.7亿美元,同比下降22.0%。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6.0亿美元,增长65.5%,加工贸易0.4亿美元,下降16.9%,其它贸易0.5亿美元,增长8.4%。 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领跑,增长110.8%,比重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农产品、纺织服装、化工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9.3%、42.7%和32.6%;对亚洲出口强劲,增长104.7%;对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增长56.3%、50.4%、55.1%和58.4%;对大洋洲出口下降15.0%。 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全市新签内资项目638个,协议投资额476.8亿元,到位内资(含续建项目)470.3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新签亿元以上项目115个,协议投资额360亿元。新签外资项目10个,批准项目(企业)合同外资额7330万美元,同比增长44.5%。实际到位外资金额24004万美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1933万美元,增长20.4%。全年新增具有世界500强投资背景的企业1家,总数达9家,新增具有国内500强投资背景的企业4家,总数达16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全市财政收入7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3亿元,增长23.8%。在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20.2亿元,增长59.6%,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9.8%;税收收入36.1亿元,增长10.0%;从主体税种看,总量列前5位的营业税增长1.3%、契税下降6.7%、土地增值税增长37.9%、增值税增长15.6%、企业所得税增长36.1%。 财政支出倾斜民生领域。2012年,全市财政支出124.7亿元,增长29.6%。其中:民生支出94.8亿元,增长40.0%,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6.0%,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在民生支出中: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教育支出额居前三位,均超过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6%、12.3%和25.2%。 金融市场健康稳健运行。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59.0亿元,同比增长17.8%,余额比年初增加99.6亿元,同比多增12.9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75.7亿元,同比增长21.3%,余额比年初增加66.0亿元,同比多增14.38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6.8亿元,同比增长19.4%,余额比年初增加67.8亿元,同比仅多增39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7.6亿元,同比增长31.0%,中长期贷款余额225.1亿元,同比增长9.6%。屯溪农合行和黟县农合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保险事业总体稳定。2012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12.1亿元,比上年下降1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亿元,增长16.1%;寿险保费收入7.7亿元,下降17.2%;健康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0.3亿元,下降41.6%。各项赔款和给付4.2亿元,增长10.4%。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2.3亿元,增长21.8%,寿险赔付1.7亿元,增长17.4%;健康和意外伤害赔款0.2亿元,下降31.7%。 八、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2012年,全市各类运输方式完成货运总量6957.6万吨,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公路6939.0万吨,增长19.1%;铁路7.5万吨,下降28.0%;水运11.0万吨,增长66.1%;民航1885吨,增长31.9%。完成旅客运输总量3000.1万人,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公路2720.0万人,增长16.2%;铁路142.7万人,下降3.0%;水运82.6万人,下降23.3%;民航54.8万人,增长17.7%。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6278公里,比上年增长13.2%,其中高速公路255公里;在建高速公路103公里,新改建国省道干线公路212公里、完工71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