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迎难而进,奋力拼搏,努力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诸多矛盾和困难,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稳步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又有新的进展,城市(县城)面貌有新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但经济运行质量不够理想,一些经济效益指标有所下降。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关,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7.8%,占GDP的19.1%;第二产业增加值50.8亿元,增长9%,占GDP的50.1%;第三产业增加值31.3亿元,增长9.4%,占GDP的30.8%。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633元,比上年增长8.5%,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922美元。 财政收入下降。由于受国家产业和税收政策调整、企业改革 重组后让利以及清理历年虚列收入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市一般预算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76亿元,比上年下降6.2%;其中,市区完成3.39亿元,下降3.6%。全年财政支出12.14亿元,增长9.2%。 劳动就业安置任务仍很艰巨。2002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8.9万人,比上年下降9.6%。其中,农村从业人员17.4万人,比上年增长3.6%;工业从业人员12.2万人,比上年下降8.9%。全市单位从业人员18.8万人,比上年下降12.5%。其中,在岗职工18.6万人,比上年下降10.9%。离开本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为7.4万人,比上年减少5.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继续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7.8%,比上年下降2.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1%;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1.4%;衣着价格下降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2.3%;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1%;居住价格上涨5.3%。 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全市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运行质量不高,增长速度和效益反差较大;新上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稳固;财政短收状况加剧,支撑发展和基本保障能力不足;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居民生活比较困难,就业压力较大;煤矿等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二、农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着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7亿元,比上年增长9.3%。 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加快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粮食作物种植继续缩减,蔬菜、瓜果类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蔬菜、经济作物三者比例由去年的75:11:14调整为72:12:16。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缩减5.2%,其它作物面积上升23.2%。受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18.6万吨,比上年下降19.1%。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4.3%。肉类总产量6.97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猪、牛、羊肉产量达6.16万吨,比上年增长0.6%。水产业发展势头看好,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8330吨,比上年增长39%。 林业开发与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推进。全市人工造林面积6133公顷,迹地更新21492公顷,全年林业实现总产值5.6亿元。实现连续2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生产结构继续调整,工业经济总量稳步攀升,效益有所下降。 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9亿元,比上年增长9.1%。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6.2亿元,增长1.6%;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4.3亿元,下降10.5%。按行业类型划分:全市轻工业增加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9.3%;重工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9%。按隶属关系划分: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3.1亿元,比上年下降11.4%;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7.8亿元,增长8.3%;市县属企业完成增加值18亿元,增长13.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37亿元,比上年下降24.2%。其中:中央企业亏损544万元,减利增亏1.29亿元;省属企业实现净利润4728万元,减亏增盈6811万元;市县营企业实现利润9534万元,增盈172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4.66%,下降0.2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4.5%,下降0.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2.4%,下降1.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2次,提高0.0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1%,降低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4562元/人,增加4517元/人;产品销售率为96.9%,提高0.1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36户,亏损面达21.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亏损额为1.58亿元,比上年增亏2511万元。 建筑业全年完成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下降15.5%。建筑企业新开工工程个数210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69%;竣工工程个数211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房屋竣工面积59万平方米,增长6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8.3亿元,比上年下降15.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1.9亿元,下降10.9%;更新改造投资7.8亿元,下降0.6%;其他投资3.2亿元,下降49.2%;房地产开发投资2亿元,增长15.2%。 全年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5.7亿元,在建公路里程599公里。北线一级公路白山39公里全线竣工,实现了白山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临江老岭隧道开工建设,松江河至天池公路完成路面铺装30公里;完成市中心广场、滨江西街续建、市区西部排水、仿古街改造等城市建设重点项目;金河花园、惠民小区三期工程全部竣工,喜丰花园6.3万平方米高层住宅主体封闭。全市农网改造二期工程和曲家营、双河、北江、聚宝、海岛等水电重点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2.3亿元。投资2.1亿元,建成覆盖全市的白山移动光纤通信网。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6亿元,比上年增长9%。完成铁路货物发运量722.8万吨,增长0.1%;铁路旅客发运量290.4万人次,下降14.9%。公路货运量1962万吨,增长18.5%;公路客运量1127万人次,增长29.8%。邮电通信业在原有的网通、移动、联通和邮政的基础上,又有铁通公司正式挂牌运营。全市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84448万元,增长34.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830万元,电信(网通)业务总量21443万元,移动公司业务总量52000万元,联通公司业务总量4000万元,铁通公司业务总量175万元。拥有邮政局、所103处。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62.1万门,年末电话机达到57.4万部,其中,移动电话机26.1万部。固定电话普及率23.5部/百人。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和交换业务继续高速发展,数据通讯总用户达到59411户,比上年增加583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