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紫云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承上启后,衔接“十二五”规划关键的一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人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真抓实干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同心同德,开拓奋进,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局面。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51293万元,同比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68380万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761万元,同比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0152万元,同比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7.48:16.17:36.35变化为45.20:15.04:39.76。一产下降2.28个百分点;二产下降1.13个百分点;三产上升3.4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674万元,同比增长7.26%。其中:农业产值37846万元,同比减少3.05%;林业产值6796万元,同比增长16.2%;牧业产值56290万元,同比增长11.56%;渔业产值976万元,同比增长3.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75万元,同比增长8.9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结构由上年的36.91:5.79:54.79:0.82:1.7:调整为36.5:6.56:54.29:0.94:1.71。 全县拥有耕地面积239889亩,其中:田99255亩,地140634亩,与上年持平,粮食作物播面368678亩,同比下降0.23%。 林业生态建设。完成造林2.3万亩,其中:封山育林1.5万亩。 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全县畜牧业产值为5629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30%。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690吨,同比增长20.00%。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2.8万千瓦,同比增长5.79%;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达19813吨,同比增长2.04%;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06吨,同比增长3.92%,。新建小水池1400个,解决10000人的农村饮水安全。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县实现乡乡通公路,223个行政村通公路218个,村通公路率为97.75%,全县各类项目的实施开始整体推进。全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038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7个,全年减少低收入贫困人口6140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5846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0228万元,同比增长1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0564万元,工业增加值5657万元,同比增长14.58%;完成销售产值41935万元,产销率为103.3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产值完成17902万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37%,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52%,拉动经济增长1.89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户。 全县规模以上企业9户,有4户亏损,亏损总额519万元,盈利5户,盈利1928万元,入库税金2623万元,同比增长32.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快速扩大,全县投资50万元以上城镇施工项目56个,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468万元,同比增长28.16%;从投资的性质看,基本建设投资6168万元,同比减少69.2%;更新改造150万元,同比减少97.3%;房地产投资3584万元,同比减少21.0%;其他投资完成2929万元,同比增长100%;;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38206万元,同比增长513.46%,农村私人投资完成14431万元,同比增长0.29%;分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2331万元,同比减少31.89%;二产完成投资5595万元,同比减少11.9%;三产完成投资43111万元,同比增长60.1%。 五、批发零售贸易 城乡消费市场繁荣,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经济政策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县城乡消费市场呈现繁荣活跃的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958万元,同比增长17.8%,分地域看,城镇零售额31027万元,同比增长18.1%;乡村零售额24931万元,同比增长17.4%,两者发展差距由上年的4.48百分点缩小到0.7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额206万元,同比减少12.7%,零售业零售额51771万元,同比增长19.3%;住宿和餐饮业3980万元,同比增长2.76%。“家电下乡”政策成效显着,“家电下乡”全年累计销售家电9200台件,销售金额1560万元,发放补贴资金245万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增强。完成通村公路建设101公里。全年货物周转量449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0.25%,旅客周转量864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0.3%。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406万元,同比增长9.84%;电信业务收入为6818万元,同比增长14.99%,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41000户(其中:座机21000户),比上年增加8294户,电话普及率127部/千人;移动电话用户上升到98995户,同比增长15.81%,互联网用户增至3800户,同比增长22.50%。 旅游发展势头强劲。通过举办黄果树瀑布节格凸河山地极限挑战赛,加大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推介力度,同时推出一批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全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67.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000万元,同比增长18.02%。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同步增长,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3217万元,同比增长3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06万元,同比增长41.39%;一般预算收入7833万元;同比增长40.53%;地方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7.92%,同比减少11.68百分点;总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8.62%;同比减少8.67百分点,财政支出90818万元,同比增长33.24%。 金融运行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1568万元,比年初增加6697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2647万元,比年初增加1661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6940万元,比年初增加19051万元。人民群众的保险意识增强,各项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全年保费收856万元,同比减少3.82%%,其中:财产保险公保费司收入356万元,寿险公司保费收入500万元,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309万元,同比减少8.3%。 八、文教卫生 年末全县业余文化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广播电视收转站4659个,全县电视覆盖率达87.3%,年末全县各类学校166所,在校学生为68658人,专任教师3014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44514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3851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9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