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22 济南市统计局

济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奋斗目标,认真落实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各项工作任务,以群众为根本,以实践为标准,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克服了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带来的困难,全市呈现出经济运行逐季回升、平稳向好,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4812.68亿元,比上年增长9.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2.9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38.14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21.62亿元,增长10.1%。按常住人口[3]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9574元,增长8.4%,折合11022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5.4:41.5:53.1调整为5.2:40.3:54.5。

全市全部税收收入709.3亿元,增长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0.8亿元,增长17.0%。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70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11786元,增长13.2%。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3.6%;烟酒类上涨2.8%;衣着类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居住类上涨3.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分类别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2.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6%。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79.3万人。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23.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81.9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2.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8%,比上年末降低0.52个百分点。

全年刑事案件立案50680件,下降5.7%,破获刑事案件44239件,提高14.0%,受理社会治安案件139252件,下降21.5%。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042起,死亡296人,重伤1714人,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706.7万亩,比上年增加4.0万亩;棉花种植面积33.1万亩,减少4.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2.4万亩,减少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48.9万亩,增加2.1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304万吨,增产2.8%。其中:夏粮产量133.5万吨,增产3.5%;秋粮产量170.5万吨,增产2.2%。全年棉花产量2.7万吨,减产4.5%;油料产量5.7万吨,增产3.5%;蔬菜产量633.6万吨,增产2.6%。

全年肉类总产量39.8万吨,增长2.5%。其中,猪肉产量22.5万吨,增长4.2%;牛肉产量6.7万吨,减少0.5%;羊肉产量2.3万吨,增长2.8%;禽肉产量7.9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36.1万吨,增长2.6%。牛奶产量33.2万吨,增长5.8%。水产品产量4.5万吨,增长3.4%。全年生猪出栏304.0万头,增长3.3%;年末生猪存栏205.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8%。

全年完成造林21.5万亩,新育苗2.9万亩;年末森林覆盖率32.3%。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1万亩。

农业机械总动力538.7万千瓦,农作物机耕率、机播率和机收率分别为75.9%、97.8%和91.4%。

年末全市已建成都市农业园区和特色品牌基地165个,比上年末新增38个。农业龙头企业366家,新增7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818家,新增1006家。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场区110处,国家级示范场区17处,省级示范场区33处。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5]增加值1357.4亿元,增长10.1%。其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12.1亿元,增长2.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45.2亿元,增长20.8%。轻工业增加值351.0亿元,增长10.6%;重工业增加值1006.4亿元,增长9.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42种大类产品中,82种产品产量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5032.4亿元,增长9.6%;实现利税420.6亿元,下降2.4%;实现利润176.9亿元,下降9.8%。其中:食品制造业利润9.5亿元,增长90.6%;医药制造业利润19.6亿元,增长2.1%;金属制品业利润24.7亿元,增长28.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19.6亿元,增长49.5%。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1家,年末累计达到392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02.0亿元,增长13.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9.55%。

年末全市八家省级及以上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2家,比上年末增加34家;全年工业增加值367.0亿元,增长14.2%;实现利税140.8亿元,增长9.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35.1亿元,增长6.8%。年末资质内建筑业企业492家,实现总产值1192.4亿元,增长5.8%。其中,在省外完成的建筑业产值425亿元,增长4.2%。签订合同额2725亿元,增长19.5%,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288亿元,增长12.7%。

四、现代服务业

全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73.0亿元,增长10.5%;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为48.6%。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411.3亿元,增长22.6%。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89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3%。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798.5亿元,增长18.4%;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909.9亿元,增长18.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632.8亿元,增长7.8%。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406.2亿元,增长7.4%。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22.5亿元,增长11.0%;累计赔款与给付35.2亿元,增长26.9%。有价证券交易成交总量5346.6亿元,下降21.0%。

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273.5亿元,增长5.9%。房地产开发投资663.3亿元,增长25.8%。房屋施工面积3815.5万平方米,增长8.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692.0万平方米,增长3.2%。房屋新开工面积1242.4万平方米,增长1.8%。商品房销售面积658.0万平方米,增长10.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58.3万平方米,增长4.0%。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667.9万人次,增长16.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636.3万人次,增长16.5%;接待入境游客31.6万人次,增长9.0%。实现旅游总收入461.8亿元,增长20.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51.7亿元,增长20.9%;入境旅游收入1.6亿美元,增长12.7%。

全年举办会展155场,比上年增加14场;直接营业收入3.7亿元,增长13.4%;参观人数833万人次,增长11.8%;展会交易额1221.0亿元,增长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