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市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55家,其中综合市场20个,专业市场35个。交易金额达127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接待海内外旅游者8113.16万人次,增长10.7%。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7950.45万人次,增长10.7%;接待入境旅游者162.71万人次,增长8.0%。全年实现国际旅游创汇收入13.62亿美元,增长13.6%。经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50.96万人次,增长38.6%。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115家;拥有旅游景区73家,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0个;拥有各类旅行社535家,其中具有组织出境游资质的旅行社26家。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52.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其中,出口总额319.01亿美元,增长3.4%。 从出口商品市场看,对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主体市场全年完成出口额260.6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为81.7%。 从出口商品构成看,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9.7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8%,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为25.0%。机电产品出口完成168.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为52.9%。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61个,比上年增长37.2%。新批注册合同外资金额61.15亿美元,下降0.8%。实际使用外资41.30亿美元,增长18.0%。其中,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9.90亿美元,增长26.3%;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1.33亿美元,增长8.1%。 全年对外承包劳务合作合同金额为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7%;实际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22.34亿美元。年末在外劳务人数达11643人,比上年末增长94.3%。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1998.52万吨,比上年增长6.2%。货物运输周转量4624.72亿吨公里,增长17.2%。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9197万吨,增长1.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742万吨,增长64.1%。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吞吐量达230万标准箱,增长24.8%。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46254.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旅客运输周转量414.32亿人公里,增长12.8%。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17.75万辆,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本年新注册19.98万辆。年末私人汽车拥有量96.36万辆,增长21.0%,其中本年新注册16.73万辆。年末私人轿车拥有量70.77万辆,增长21.4%,其中本年新注册12.46万辆。 全年共优化调整34条公交线路,新辟7条公交专用道,总长度142.8公里,新辟11条公交线路,延长38条公交线路服务时间,完成1000辆公交车的招标采购。 全年完成出租车更新411辆,出租车总数达10643辆。全市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达到9386标台,其中地铁1200标台。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3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88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25.93亿元,分别增长15.5%和11.2%。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现价,下同)1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9.75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06.29亿元,分别增长21.6%和9.4%。 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1153.1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51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88.92万户,比上年末减少5.18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269.63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9.47万户。全年国际国内特快专递共完成1143.28万件,增长23.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4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3.02亿元,增长15.4%。 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收入完成60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82.2%。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完成413.2亿元。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6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6540.43亿元,比年初增加2299.1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4532.02亿元,比年初增加563.98亿元;单位存款11006.45亿元,比年初增加1608.58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079.32亿元,比年初增加1360.7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664.63亿元,比年初增加586.19亿元;中长期贷款7777.40亿元,比年初增加573.58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人身险收入154.44亿元,增长27.6%;财产险收入82.07亿元,增长12.4%。全年累计赔付额68.4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下转A4版) (上接A3版)其中,人身险赔付21.78亿元,下降11.3%,财产险赔付46.67亿元,增长46.6%。 九、城市建设 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实施“三个提升”计划和河西新城等十大功能板块建设。纬七路过江隧道、南京长江四桥、绕越高速等一批引导支撑城市发展的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建成。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南京南站建成运营,纬三路过江隧道、宁杭和宁安城际铁路、禄口机场二期工程、红花机场迁建等项目有序推进。地铁3号线、10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宁高一期等轨道交通线全面开工建设。老城南文化街区保护、下关滨江旧区改造、燕子矶化工区整治、浦口新城和麒麟生态科技园开发逐步推进。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10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85公里。全力实施“动迁拆违、治乱整破”专项行动,全年完成16条主次干道环境综合整治、500条街巷和40个老旧小区500幢老旧房屋整治出新。新改建道路长度176公里,新增道路面积522万平方米。全年城区新建和改建公厕10座、维修公厕41座。新改建垃圾中转站6座,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全年公共供水日供水能力为241.8万吨。城市燃气居民用户为209.67万户。 按照“区区县县通轻轨、干线公路连街镇、区域供水全覆盖、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利能力大提升”和建设郊区县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扎实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江北大道、宁高新通道、122省道等三条城乡动脉建设全面实施。全年新改建四级以上农村公路300公里。镇村公交开通率达90%。市域范围内出租车和城乡公交车实现刷卡付费,公交车IC卡覆盖率达100%。全年完成长江干堤加固提升工程73公里。全面完成10个统筹城乡试点镇街建设规划,基本完成4482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加大城乡帮促力度,市区(县)为20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建造100多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基本消除可支配收入低于50万元的行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