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49.9%;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增幅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 ()十、人才、科技和教育 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创业"1+8"系列政策、“科技九条”等,加大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全市累计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1441人,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162人,自主培养中央“千人计划”人才116人。 全市20家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正式挂牌运行。累计建成各类孵化器85个,孵化面积28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600家。区(县)校共建大学科技园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心15个。全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8家,中国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1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7家。其中国家级16家、省级248家、市级43家。拥有省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12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7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5家。 全年南京地区共有34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0项。 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42732件,比上年增长52.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6409件,增长41.5%。全年完成专利授权量18612件,比上年增长5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437件,增长28.5%。 全年共签订各类输出技术合同19680项,比上年增长28.4%。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45.38亿元,增长20.9%。全市新增技术贸易机构122家。 年末在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为46人和34人。 全市在宁普通高等学校54所,在校学生(不含研究生)71.96万人。研究生培养机构(普通高校、科研机构)31个,在校研究生9.57万人。 全市拥有普通中学220所,在校学生23.0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2所,在校学生8.36万人;普通小学344所,在校学生30.72万人。中小学小班化实验学校157所。市小班化示范小学达到20所。 全市拥有民办中小学29所,在校学生4.80万人。在宁成人高校9所,在校学生17.83万人。 全市拥有建制幼儿园578所,在园幼儿17.06万人。全市省级优质园达317所,其中当年新创12所。 幼儿教育助学券对包括流动子女在内的全市14.49万符合条件的在园适龄幼儿,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享受政府发放的幼儿助学券,投入经费达2.9亿元。 接纳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09万人。其中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人数为6.87万人,占全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总人数的96.92%,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8处。拥有博物馆45座。全市14个综合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29.5万卷(件)。年末有线电视注册用户达到243.79万户。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用户达166.88万户。全年建成“示范文化站”14个、“文化室示范点”104个。新命名南京市文化产业基地8个,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 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组织实施“送科技书籍、送戏、送电影”下乡工程,全年送图书7.4万册,送演出631场,送电影9161场。承办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放日”、2012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等多项访问演出活动,组织对外文化交流27批次,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举办“2012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第十二届南京文化艺术节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22291场。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30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4个。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78万张,其中医院病床3.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为5.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1万人,注册护士2.3万人。 广泛开展以青奥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000多项(次)。为市统筹建设保障房项目小区配置体育健身器材100套,为各区县改造出新健身器材300套。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市、区(县)、街道(乡镇)、居委会(行政村)双四级全民健身设施框架体系,建成了4000个晨晚练健身点、1768个社区全民健身工程(点)、112个街镇体育活动中心、752个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2301个较大自然村小篮球架和631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03个职工体育健身俱乐部,实现城乡社区全民健身一般性设施的全覆盖。年末全市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1574.88万平方米,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覆盖率达54.4%。 ()十二、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24.9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3%。其中,工业用电量为265.64亿千瓦时,增长3.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532.3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0%,增速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速9.1个百分点。从消耗的主要能源品种看:原煤2861.32万吨,增长3.0%;原油2118.49万吨,下降2.9%;天然气23.63亿立方米,增长4.7%。根据国家统计目录,全市规模以上年耗能万吨及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的35种产品单耗项目中,有25种产品单耗较上年下降。 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目标,制定实施了蓝天清水、绿化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大气环境、水环境、垃圾分类处理、生态环境、村庄整治等专项行动,市容环境和人居品质进一步提升。全年完成对162家“三高两低”企业的整治工作。当年投产建设项目同时建设防治污染设施的达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7天,优良率达到87%。拥有全国环境优美镇20个,国家级生态村6个,省级生态村119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2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为44.6%,林木覆盖率为27.26%。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38.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为81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9万人。 根据对城市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322元,比上年增长12.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32732元,同比增长15.0%。按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组,低收入组为16903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为25770元、中等收入组为32412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为42943元、高收入组为68823元。 根据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4786元,比上年增长1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13328元,同比增长10%。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五等份分组,低收入组为10039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为14439元、中等收入组为17695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为21661元、高收入组为33684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