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白水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21 渭南市白水县统计局

全县年末拥有医院、卫生院17个,拥有床位数522张,卫生技术人员1170人,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参保4291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推进,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91652人,全县参合率97.5%。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三统一“工作,药品使用率为100%。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药品配备率、配送率、使用率、回款率均为100%。

十、体育和旅游

体育事业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条例》、《体育法》得到较好地贯彻落实。举办了白水县第十四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体育苗子,组队参加了渭南市第四届少年儿童田径运动会,我县组团分甲乙丙三组参赛,获最佳组织奖。成功举办了“庆元旦·迎新春”冬季越野赛。

旅游业开发步伐加快。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同比增长32.3%;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3亿元,同比增长27.3%。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保工作不断改进。不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工作,严格“环评”和“三同时”制度验收程序,加大对建设项目规划、环评审批及“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和日常监管力度,先后审批建设项目18家,其中登记表12家,报告表5家,进行“三同时”验收8家。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2起,较上年下降17.3%;死亡7人,下降36.6%;受伤63人,下降29.5%;经济损失78万元,下降23%。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1%,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87.2%。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298055人,其中男性153558人,占51.5%;女性144497人,占48.5%;性别比为106(以女性为100)。年末常住人口281700人,出生率为8.49‰,死亡率为5.2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1‰。城镇人口123420人,占41.4%,乡村人口174635人,占59.6%。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922元,比上年增加2963元,增长16.5%。在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6349元,增长16.9%,占收入的比重78.1%;转移性收入3801元,增长16.6%,占18.2%;经营性收入645元,增长16.4%,占3.1%;财产性收入483元,增长16.7%,占2.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55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42元,比上年增加992元,增长18.9%。其中:工资性收入2335元,增长8.9%,占收入的比重37.4%;家庭经营性收入3110元,增长21.7%,占49.8%;转移性收入459元,增长8.3%,占7.4%;财产性收入338元,增长1.68倍,占5.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21元,比上年增长14.4%。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82平方米。

2012年末全县在岗职工15521人,增长9.41%,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5464万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6550元,增长20.8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166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为193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76人。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68901人,创劳务经济收入4.13亿元,其中,有组织输出29046人,输前培训36161人。

全年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362人,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累计参保人数16812人;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14436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142人,累计参保13258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642人,累计参保6287人;生育保险累计参保5902人。今年我县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县累计参保129387人,其中,参保交费99565人,待遇享受29848人,收缴保费1300万元,参保率达97.3%。

年末全县纳入城市低保6026人,发放低保保障金1500万元;纳入农村低保14668人,发放低保保障金1433.27万元。五保供养对象502人,支付供养经费126万元。年末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个,床位数180个。

注:1、本公报中生产总值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总产值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3、原煤产量含蒲白矿务局在我县境内各企业的生产量。

4、人口数据中:户籍人口来自于公安局户籍年报表、常住人口来自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