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3-03-21 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统计

2012年,满洲里市紧紧围绕“试验区建设年”主题,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为试验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全市生产总值达175.9亿元,增长11%(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4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8.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3.7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8:70(总体为100,下同)。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04万元,增长14.2%。万元GDP能耗为1.02吨标准煤。

财政税收:新口径财政总收入17.7亿元,增长10.6%;地方财政支出33.5亿元,增长18.7%。国税收入5.8亿元,增长10.9%;地税收入11.6亿元,增长13.8%,其中,增值税完成0.8亿元,增长2.2%;营业税2.6亿元,增长25.5%。

价格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中有升,总指数103.7%。其中,八大消费品价格指数呈现“七升一降”的发展态势,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的涨幅分别为8.5、3.0、2.3、1.2、0.1、2.7和1.0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2012年,招商引资新突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252项,引进资金11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80项,引进资金40.2亿元;续建项目172项,引进资金70.7亿元;房地产项目34项,引进资金22.7亿元。

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户数为15774户,增长9.6%。其中个体15336户,增长9.7%;私营438户,增长5.5%。上缴税金2.6亿元,增长12.4%。其中,个体上缴税金1.1亿元,下降6.3%;私营经济上缴税金1.5元,增长30.7%。

二、口岸经济

口岸疏运:2012年,口岸货运量累计完成2817.2万吨,增长5.9%;其中,铁路口岸进出口货物累计2717.5万吨,增长4.8%;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累计99.7万吨,增长37.9%。口岸进出境人员累计168.8万人次,增长20.1%。其中:公路口岸进出境人员134.9万人次,增长1.4%。航空口岸进出境人员4.2万人次,增长1.1倍。铁路口岸进出境人员29.7万人次,增长35%。

外贸: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56.6亿美元,下降10.6%。其中,进口41.5亿美元,下降17.7%;出口15.2亿美元,增长17.3%。上缴关税及代征税27.3亿元,下降30.4%。

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8亿美元,增长8.6%。外贸企业进出口总值21.3亿美元,下降11.9%,其中进口18.8亿美元,下降15.2%;出口2.5亿美元,增长24%;旅游贸易16.7亿美元,增长30.9%。

旅游:全年边境旅游人数62.7万人,其中,中方出境10.1万人;俄方入境52.6万人,均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年出入境旅游人数125万人次,增长1.4%)。国内旅游人数481万人次,增长4.9%。旅游总收入41.8亿元,增长3.9%(含一日游);旅游创汇2.9亿美元。

三、基础产业

农业:农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增长4.4%。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82公顷;菜薯总产量3.6万吨、瓜类0.4万吨。

年末牲畜总头数5.9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合计3.6万头(只);生猪存栏2.3万口。貂、狐等特种经济饲养量5.5万只,其中貂2.5万只、狐2.1万只、獭兔1万只。

工业: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43.2亿元,增长5.6%。新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户,实现产值112.1亿元,增长22.0%;实现增加值33.9亿元,增长22.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产值2.9亿元,增长23.5%;重工业109.2亿元,增长21.8%。轻、重工业结构比重为3:97(总体为100)。从所有制形式看,国有工业产值完成26.4亿元,增长12.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85.7亿元,增长22.9%。原煤工业实现产值23.3亿元,增长15.1%;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实现产值4.1亿元,增长2.5%;木材落地加工量403.4万立方米,下降16.2%,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业实现产值76.6亿元,增长26.4%。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工项目253个,完成投资110亿元,增长10.1%。其中,总投资过亿元项目35个,本年完成投资额62亿元;总投资5000万元—1亿元的项目47个,本年完成投资额为23亿元。第一产业完成1.6亿元,增长799.7%;第二产业完成53.9亿元,下降6.4%;第三产业完成54.7亿元,增长29.5%。全年施工房屋面积187.2万平方米,增长12.1%,其中住宅117万平方米,增长5.6%。房地产项目投资10.1亿元,下降46.6%。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7亿元,增长11.2%。

邮电通讯业:全市邮电通讯业务总收入实现2.3亿元,增长7.2%。固定电话用户4.4万户,增长8.1%;手机用户33.3万户,增长7.4%;互联网用户普及率48%。

批发零售餐饮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6亿元,增长1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仍据首位,全年实现零售额83亿元,增长16%,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其次为餐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14.6亿元,增长16.1%,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从企业经营规模看,规模以下及个体商业仍是我市商品流通领域的主力军,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1.6亿元,增长16.2%,占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3%。

金融保险业:2012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2亿元,增长2.9%;贷款余额66.6亿元,增长19.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2亿元,增长14%。

全年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3.8亿元,增长8.5%,其中,财险收入0.9亿元,增长9.7%;人险2.8亿元,增长8.1%。

四、城市建设管理

城市建设:全市建筑工程开工项目121项,核发施工许可证工程69项。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工程28项。房地产开发项目共74项,开发建筑面积157.67万平方米,实际完成投资19.84亿元。其中:目前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共60项,138.79万平方米。新办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31项,批准预售面积43.79万平方米,5834套,其中批准商品住宅预售面积35.27万平方米,3355套。商品房销售5901套,销售面积43.23万平方米。

道路及公共设施维护:2012年,道路总434公里,给水管线466公里、排水管线289公里、供热管线335公里、燃气管线111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6%;绿地率2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平方米。

保障性住房建设:我市已实现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低保家庭的应保尽保。累计保障1510户,共计发放租赁补贴409万元,正在实施保障1420户。

五、市场监管环境保护

市场监管: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商标注册和培育工作,累计扶持商标107件,着名商标3件,知名商标7件。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60家。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立案查处涉食品案件40件,取缔1处推销烘焙食品“黑窝点”,查办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53件。捣毁了一处虚假宣传兜售保健食品黑窝点,取缔一处以销售“日化品”为名变相传销窝点。全年共受理消费者咨询641件,消费者申诉327件,消费者举报案件85起,为中外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7.9万元。其中,受理外籍消费者咨询13件,申诉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