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白水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双百双万”和“五新”白水富民强县新目标,牢牢抓住项目建设不动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县域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0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8.35亿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19.05亿元,增长13.4%。一、二、三产业结构为32.6:33.1:34.3,人均生产总值19744元,比上年增长14.3%。 全县非公制经济增加值实现26.87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9.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8.4%。 二、农业 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经济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3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26.32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2146万元,增长9.7%;畜牧业产值42918万元,同比增长24.6%;渔业产值173万元,下降6.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46万元,增长8.2%。 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42.36万亩,较上年下降2.2%,粮食总产量11.79万吨,增长6.1%。其中,夏粮面积20.75万亩,下降4.6%,产量4.46万吨,增长9.1%;秋粮面积21.61万亩,基本持平,产量7.33万吨,增长4.3%。 苹果继续发挥农业主导产业优势。2012年底,全县苹果挂果面积达到30.78万亩,较上年增加了1000亩,增长0.3%;苹果总产达53.01万吨,增长2.3%;实现产值20.44亿元,增长9.6%。 2012年,全县当年造林面积3.12万亩,年末实有封山育林19万亩,四旁植树55万株,育苗面积为2400亩,苗木产量163万株。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2个,发展万头生猪养殖村10个。 渔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水产品产量95吨,与上年持平。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7.6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26890吨,农用柴油消耗10528吨,机耕面积45.64万亩,机播面积44.37万亩,机收面积36.6万亩,农药使用量852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62600万元,增长2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2300万元,增长27.9%。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32333万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12035万元,增长21.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555万元,同比增长17.1%;实现利润12903万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税总额10217万元,同比增长4.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3.8%。 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920万元,增长14.2%。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700万元,增长10%。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8076万元,增长29.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0276万元,增长34.0%;农户投资25800万元,增长8.8%;跨区域项目完成投资82000万元,增长17.1%。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8687万元,同比增长1.25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1365万元,增长38.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90224万元,增长14.9%。 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6.1亿元。其中:沉陷区治理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涉及10个村,到2012年年底已有300多户群众搬迁入住。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5.49亿元,新开工3222套,竣工2208套,竣工面积16.72万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业 公路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公路运输业完成客运量15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895万人公里;货运量133.7万吨,货运周转量7290万吨公里。 邮政电讯事业迅猛发展。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41万元,增长13.9%;电信业务总量2205万元,增长11.1%;年末住宅电话用户达31439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达17014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户,电信数据通讯、计算机互联网户得到进一步普及,年末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19857户,增长15.2%。 六、国内贸易 消费持续升温。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8533万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城镇零售总额89282万元,同比增长17.1%;乡村零售总额59251万元,增长16.6%。按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完成49274万元,同比增长39.3%;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完成99259万元,同比增长8.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完成126176万元,同比增长16.89%;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完成22357万元,增长16.9%。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61亿元,同比下降1.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7亿元,同口径增长25.5%,财政支出14.03亿万元,增长22.8%。 201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44亿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4.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0.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0%,各项贷款余额17.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2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19所(其中初中14所),在校学生数19142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1601人;小学59所,在校学生数14208人,小学专任教师数146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升学率91.7%,高中升学率95.19%。2012年高考文理两科类各批次上线人数继续上升,全县一批本科上线361人,比去年增加34人,二批本科上线达到930人。 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大荔模式白水推广区建设》项目被市科技局列为示范县,扶持资金55万元。向部、省、市申报了《有机苹果关键技术集成》、《苹果冷链物流与质量安全控制追溯体系示范》、《伊星秦川牛饲养管理技术》、《红薯淀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研究》等9个科技项目,其中被省科技厅立项3项;被市科技局立项4项。 九、文化、卫生 年末全县拥有文化事业机构7个,从业人员198人,全县建成乡镇文化站1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94个。举办了“庆元宵锣鼓大赛”、“创建陕西快板之乡启动仪式及快板晚会”、“彭衙专场晚会”、7月在苹果广场举办了历经半个月的九场“果乡红歌颂党恩”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还举办了省电视台“秦腔戏迷大叫板”白水选拔赛、启动实施了周末“一元剧场”活动。2012年年末,我县已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5个,市级7个、县级30个。 2012年图书馆总藏量7.52万册,共接待28572人次。 广电传输网络不断延伸,全县有广播电视发射台1座,广播转播台1座,广电传输中心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5%,广播人口覆盖率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