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陵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用于教育3.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2.9%。率先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和蛋奶工程全覆盖。西安工业大学北信学院启动开工。扎实推进教育大提升工程,培训教师1700多人次,启动518个多媒体教室和5所心理辅导室的配套工作,建成义务教育段标准化学校12所。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拥有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2439人,专任教师1026人;小学86所,在校学生13958人,专任教师1352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519人,专任教师62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97.3%,100%、90%。当年高考上线2813人,上线率93.6%。比全省平均高出近17.4个百分点,其中高考重点上线368人,高考本科上线率提升到71.67%。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基础扎实,活动丰富。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3个,镇(街)文化站10个,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个,图书馆藏书量8万册。全民健身广场79个,体育场馆4个;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千余场。蓬勃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健身广场、农家书屋等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显着改善。荣获“陕西文学之乡”称号。 卫生事业惠民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增各类医疗设备60余台,招录医务专业人员103名。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农民免费参加新合疗实现全覆盖,全省首家设立农村计生家庭节育奖励补助金,农村独生子女保健费提高到每月50元。 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07个,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10个、保健1个、计生身服务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实有床位901张;卫生技术人员1616人,其中医生475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26张,每万人拥有医生48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年末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4598人,参合率为99.65%,医疗补偿受益人次691532人次,农村合作医疗支付医疗费用7268.07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与能源消耗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在全省率先实现沿渭河污水“零直排”。省级生态县创建开局良好。全年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COD)5.2%,氨氮(NH3-N)7.4%,二氧化硫(SO2)6.4%,氮氧化物(NOX)5.8%。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1%,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17天。绿化美化稳步推进,完成植树造林1000亩,8个村达到“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标准。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称号。建成了湾子、东樊农村污水处理站。县城污水处理厂、陵雨干沟提标改造进展顺利。南区截污干管建成投用,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泾渭污水处理厂,全省率先实现沿渭河污水“零直排”。 节能降耗成效显现,万元GDP能耗0.525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单耗0.219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0.97%:万元GDP电耗355.89千瓦时/万元,同比下降14.63%。 十二、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高标准编制完善了《高陵县总体规划》、《高陵县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县城规划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加快了“县城南扩西进、园区东进北延”的步伐,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65%,荣获了陕西省县城建设先进县称号。 完成了县体育场、泾渭苑广场、水景公园、昭慧广场等休闲文化广场的改造和建设。新增集中供热管道1.6公里,全县供热总面积达到245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管道4.2公里,燃气输配气量达到4830万立方米。铺设人行道14万平方米,配套安装路灯300盏,城市亮化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垃圾处理率达到93%以上。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获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设立统筹城乡发展基金,构建了新社区建设的政策推进体系。东樊村、田家组和县城集中安置区573户群众喜迁新居。何村一期和姬家一期安置楼全部封顶,曹家新苑项目进展顺利,启动了桑家、田家二期等新社区建设,城西、北樊等新社区前期准备已经完成,新型农村社区进入了整县推进阶段。 发放廉租住房补贴70.6万元,农村危房改造400户、灾后重建186户。保障性住房顺利推进,3栋住宅楼已经封顶。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户籍人口为31482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57221人,女性人口15760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94%和50.06%。出生人口4708人,出生率为1.49%;死亡人口1677人,死亡率为0.53%;迁入8839人;迁出4161人;全年净增人口7709人,按户籍登记计算的自然增长率为0.96%。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62元,比上年增长1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673元,比上年增长17.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0.65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3%和40.2%。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654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5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5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8%。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650人。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县城镇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4609人,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0309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28236人。稳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城镇已参加基本医疗参保人数14300人,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5100人、9163人、9500人。 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年末列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412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390万元。全年优待优抚对象2190人,优待优抚总额1423.2万元。 注: ①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今后均以《高陵县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②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现价计算的初步核算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④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⑤由于计量单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