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21 重庆市涪陵区统计局

重庆市涪陵区统计局

(二○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2012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际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紧紧围绕“418”战略部署【1】和“城市突破年”工作主题,迎难而上,克难奋进,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0.53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5.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03亿元,可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86.83亿元,可比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201.67亿元,可比增长14.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57793元,按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换算,达到9155美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三次产业结构从2011年的6.7:62.1:31.2调整为6.7:61.3:32.0,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提高。

全年公有经济增加值233.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比上年可比增长14.0%;非公有经济增加值397.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比上年可比增长16.5%。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从八大类指数构成看,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最高,达6%;食品价格上涨次之,为4.4%。在主要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8.6%,油脂价格上涨5.4%,猪肉价格下降8.4%。

年末全区就业人员为72.5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增长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20.65万人,第二产业23.44万人,第三产业28.41万人。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8万人,其中区外转移就业16.37万人、区内转移就业16.4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3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5%。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23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5.8%,实现增加值42.03亿元,可比增长6.0%,农林牧渔业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7%,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5.7万亩,比上年减少0.8%。蔬菜播种面积104.5万亩,增长6.2%,其中青菜头播种面积70.13万亩,增长5.7%。烟叶播种面积16670亩,增长36.8%。

全年粮食总产量43.83万吨,比上年增长1.6%。蔬菜产量177.25万吨,增长8.1%,其中青菜头产量134.33万吨,增长5.6%。。

全年肉类总产量7.05万吨,比上年增长3.4%,年末生猪出栏79.02万头,增长2.1%。

全年水产品产量2.01万吨,比上年增长4.4%。

全区果树种植面积33.80万亩,比上年增长25.0%,果品产量11.23万吨(含西瓜),增长9.0%。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6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67公顷,封山育林3000公顷。年末森林面积12.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5%。

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990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1160公顷。整治病害水库24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4平方公里,兴修水利工程273处,当年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7.27万人,农村安全饮水人口累计66.60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01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工业增加值343.46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5%,较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8.3%,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3】企业实现总产值86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实现销售产值861.43亿元,增长19%,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9.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57.2%,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8万元/人。

全年“三园四地”(李渡、龙桥、白涛、清溪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67.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5.3%,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有产值达50亿以上企业2户,其中百亿级企业1户。

全年六大支柱产业(化工化纤、装备制造、食品医药、重要材料、电子信息、清洁能源等)实现工业总产值79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91.6%。

全年30户重点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9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012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31户,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按在地统计原则核算,全区在地建筑业总产值18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3.37亿元,较上年可比增长20.1%。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增速连续六年超过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24亿元,比上年下降10.8%;第二产业投资16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第三产业投资266.10亿元,比上年增长61.3%。按类别分,固定资产项目投资329.48亿元,增长34.1%;房地产开发投资54.07亿元,同比增长17.1%;跨区项目投资52.43亿元,增长136.6%;农户投资3.38亿元,增长15.2%。

全年“三园四地”园区投资20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

全年工业投资16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95.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9%;商品房竣工面积138.38万平方米,增长38.0%;商品房销售面积116.29万平方米,增长12.6%;商品房销售额56.76亿元,增长22.1%,其中,住宅销售额44.93亿元,增长17.7%,占商品房销售额的79.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零售额146.57亿元,增长18.1%;乡村零售额7.31亿元,增长17.4%。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32.22亿元,增长18.5%;餐饮业零售额21.67亿元,增长15.6%。

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34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26.98亿元,增长21.4%。

全年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7.85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1.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

全区有亿元商品市场5个,实现销售额38.07亿元,增长27.8%。

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单位245户。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4户,其中5亿元以上的有13户,10亿元以上的有6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