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临朐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12 潍坊市临朐县统计局

临朐县统计局

2013年2月26日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一八六一”工作部署,坚持“工业立县”和“大项目带动”战略,强化协调调度,狠抓措施落实,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

经济平稳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经市统计局核定,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86.7亿元,增长13.2%,其中工业增加值76.8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65.1亿元,增长10.1%。按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20683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3277美元),增长10.8%。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61%和30.9%,分别拉动GDP增长0.9个、6.6个和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6.3:47.8:35.9。

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亿元,增长28.5%。财政总支出20.6亿元,增长27.4%。

金融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4.3亿元,比年初增加32.6亿元,增长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60.9亿元,增长17.6%,人均储蓄存款18349元,增长17.2%。年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144.7亿元,比年初增加26.1亿元,增长22%。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和人均占有少的矛盾依然存在;转方式、调结构面临较大压力;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尚需完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加重等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8.5万亩,粮食总产量34.7万吨,比上年增加0.6万吨,增长1.7%。其中:小麦46.7万亩,单产323.1公斤,增长3.5%,总产15.1万吨,增长4.8%;玉米46.4万亩,单产382.6公斤,减少1.7%,总产17.8万吨,增长0.4%。全县果园面积18.8万亩,水果产量21.4万吨,增加1.8万吨,增长9.2%。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围绕“生态活县”战略,以荒山绿化、水系绿化、道路绿化、镇村企业绿化、经济林建设、林场建设“六大工程”为重点,完成成片造林3.5万亩,四旁植树160万株,育苗8000亩,森林抚育3.9万亩,低效林改造1000亩。建成省级绿化模范镇1个,省级苗木百强镇1个,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2个,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3家。编制完成了全县2012-2015年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年末全县林木覆盖率达45.7%。

畜牧业发展趋势平稳。新认定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个,年末全县奶牛存栏3.2万头,全年奶类产量10.2万吨,比上年增长5.2%;禽蛋产量4.8万吨,与上年持平;肉类产量15.9万吨,减少1.9%;蚕茧产量428吨。

农业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先后在城关街道倪家庄等9个村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200座,完成联户沼气工程4处,建成农村沼气区域服务站10处。完成嵩山水厂供水、县农村公共供水管理中心和沂山水厂柳山加压站工程,铺设主管道9.2万米,解决33.2万人的饮水安全和规范化供水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0条、260公里,柳五路形成通车条件。实施整村改造20个,完成农房和危房改造2100户。全年新整转数字电视用户22万户,入户率达到80%。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55.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9%,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全县水产品产量达23970吨,增长13.3%。

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成立“临朐县农业龙头企业协会”。新认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6家,累计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7家、市级45家。组织完成绿色食品认证13个、有机食品认证21个,认证基地3.6万亩。新创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全县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10件。以林果强县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林果业,全县经济林面积达到33万亩,九山青杨峪板栗基地和汇龙山核桃基地被省林业厅命名为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新发展果品基地1万亩,总面积达24万亩,全县形成十大果品生产基地。大棚果面积发展到4.2万亩,其中大棚樱桃1.2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大棚樱桃生产基地。

年末全县耕地面积89.6万亩。全年平均气温13℃,总降水量731.4毫米,全年日照时间2414小时。

三、工业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全县306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产品销售率达98.5%,提高0.3个百分点。华建铝业、雷奥新能源、供电公司、伊利乳业、万豪纸业等5家企业进入全市“百强企业”行列。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2.1亿元、利税22.8亿元、利润1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13.1%和12.1%。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62家,比上年增加14家;利税过500万元的企业166家,比上年增加22家;其中过千万元的61家,增加27家;实交税金过百万元的企业95家,其中过千万元的10家。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山东华特磁电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取得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山东圣罗捷畜禽产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省着名商标,目前全县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6件,山东省着名商标总数达22件。新增山东名牌产品7个,山东名牌产品总数达28个。山东华特磁电有限公司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山东华建铝业集团被评为“中国建筑铝型材二十强”企业,我县被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实现了从“中国(江北)铝型材第一县”到“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的跨越发展。

全县工业用电量12.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6%。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

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工业投资80.4亿元,增长25.5%;技改投资78.3亿元,增长23.1%;惠民工程投资45.7亿元,增长20.1%;现代服务业投资21.8亿元,增长91.2%;文化产业投资20.6亿元,增长46.8%;现代农业投资17.6亿元,增长24.6%。计划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248个,其中过亿元的49个。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0.1:41:48.9调整为9.8:45:45.2。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41家,全年签订合同额28.5亿元,比上年增长6.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1亿元,增长1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4.5万平方米,增长9.3%。

五、交通、邮电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