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常山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实施“工业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总要求,面对低迷的宏观经济形势,攻坚克难,负重奋进,狠抓落实,逐步扭转了经济下滑势头,全县经济企稳回升,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876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837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545703万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366087万元,增长7.5%。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3.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4.6%,金融业增长14.6%,房地产增长6.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7.8:55.9:36.3调整为7.7:55.2:37.1。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29489元,折4671美元,比上年增长8.0%。 二、农业 201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994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39059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08568亩,油料播种面积59650亩,蔬菜种植面积52871亩,果用瓜种植面积5157亩。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79776吨,比上年增长0.6%;油料产量6821吨,增长1.9%;蔬菜产量88193吨,增长3.5%;果用瓜产量12039吨,下降12.2%。 全县柑桔总产量119937吨,比上年增产17765吨,增长17.4%,其中胡柚产量为89688吨,比上年增产13970吨,增长18.5%;全年的茶叶产量为122吨,增长3.9%;全年蚕茧产量为33.6吨,下降2.6%。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5272吨,比上年增长4.4%,其中猪肉12404吨,增长3.0%;鸡鸭鹅蛋产量1952吨,增长4.9%。 生猪年末存栏为12.9万头,比上年增加5034头,增长4.1%,其中能繁殖的母猪为9955头,增长20.5%;肥猪年内出栏数为18.5万头,比上年增加2896头,增长1.6%;家禽年末存栏157.5万只,比上年增加0.3万只,增长0.2%;家禽年内出栏261.6万只,比上年增加13.1万只,增长5.3%;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5209吨,增长6.3%。 产业化经营组织稳步发展。2012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16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29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达1327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市级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县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主要集中在水果(以胡柚为主)和粮食生产上,全县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341家,水果专业合作社414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40766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即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产值892066万元,增长5.1%;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648700万元,增长10.9%。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4811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 快报统计显示,全县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106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23家,其中10亿以上1家,5亿—10亿1家,3亿—5亿4家,2亿—3亿4家。 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92066万元中:重工业669769万元,下降0.1%;轻工业222296万元,增长24.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49822万元,增长1.5%,产销率95.3%,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59044万元,下降22.1%,新产品产值64840万元,下降24.6%。 “441”行业产值呈“五增三降”:农产品加工业36047万元,增长55.5%;纺织业115106万元,增长7.6%;成套装备行业51879万元,增长36.2%;新材料新能源行业86068万元,增长24.0%;金属加工业84963万元,增长24.9%;化工行业实现产值76867万元,下降8.7%;建材行业205408万元,下降5.2%;轴承行业121824万元,下降16.6%。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水泥产量382.4万吨,同比下降2.1%,其中散装水泥163.1万吨,增长18.8%;水泥熟料467.7万吨,增长4.9%;纱4.1万吨,下降5.7%;轴承3999万套,下降29.3%;铜材7219吨,下降47.8%;机制纸及纸板9.6万吨,下降2.3%;精制食用植物油562吨,增长13.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3430万元,下降35.9%,其中实现利润31137万元,下降43.4%。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数综合得分246.7分,比上年减少34.3分。 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21307万元,增长2.0%。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758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全县建筑业企业20家,具有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6家,三级资质企业13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3272万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67362万元,增长16.9%;第二产业投资479809万元,增长14.9%;第三产业投资266101万元,下降1.5%。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457096万元,增长16.8%,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文体教育用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等9个行业的投资增长均在50%以上。 全县基础设施投资182534万元,比上年下降7.7%。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151999万元,增长2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0325万元,下降38.9%;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7000万元,增长105.9%;教育设施投资3210万元,下降62.2%。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5948万元,比上年增长6.9%。房屋施工面积377860平方米,增长17.3%;销售面积60748平方米,增长14.8%,其中住宅销售39660平方米,增长4.1%,商业营业用房17680平方米,增长118.8%。商品房实际销售额59492万元,增长36.6%,其中住宅28052万元,下降4.6%。 五、国内贸易 2012年部分家电下乡政策继续实施,房交会、汽车博览会等会展的开展,有效促进了消费的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0492万元,增长1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7166万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3570万元,增长19.4%,零售业零售额276465万元,增长13.2%;住宿业零售额5251万元,增长18.5%,餐饮业零售额72372万元,增长21.3%。 全县共有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3个,摊位数390个,实现成交额4.0亿元。 六、对外经济 2012年,全县有自主进出口权企业达到132家,比上年增加18家,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623万美元,下降17.9%。其中:出口10257万美元,下降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