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常山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协议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4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加值32506万元,比上年增长3.7%。全年各种运输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837万吨,公路客运量1153万人次;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2983辆,其中:载客汽车160辆,载货汽车1538辆,私人汽车11285辆,比上年增加804辆。全县摩托车拥有量31704辆。 年末全县各类公路里程945.4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2.76公里,国道63.50公里,省道8.63公里,县道257.56公里,乡道168.11公里,村道374.93公里。 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37亿元,比上年下降11.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5.6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4.97万户,增长6.8%,国际互联网用户3.38万户,增长31.0%。 旅游业稳步发展。出台了旅游发展扶持政策,有效实施了三年行动计划,三衢石林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景点旅游者人数211158人,增长20.7%,景点旅游门票收入394.4万元,增长3.7%。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9902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160万元,增长7.6%。实现税收收入85298万元,增长4.6%,其中地税收入41262万元,增长7.1%,国税税收收入44036万元,增长2.4%;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3567万元,增长7.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55450万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053971万元,增长14.5%。在各项存款中,其中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568214万元,增长19.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83559万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882075元,增长18.8%。 全县全年保费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7.7%;支付各类赔款0.75亿元,增长29.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现有普通中学14所,在校生12723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生1573人;小学30所,在校生18304人;幼儿园154所,在校生10064人;培智学校1所,在校生54人;其中社会力量办学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1146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275人。 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4.0%,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9.8%。“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9.1%,15年教育普及率96.2%。 全县教育部门办的高中专任教师314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80人,初中专任教师517人,小学专任教师1046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9人。全县社会力量办的高中专任教师65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2人,初中专任教师65人,幼儿园专任教师439人。 全县组织申报市以上各类科技项目48项,其中申报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25项、市级项目19项。目前,列入市以上各类科技项目34项,其中,国家项目1项、省级项目20项、市级项目13项。经省科技厅等四个部门审核认定,有5家企业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2012年,我县专利申请量210件(其中发明12件,实用新型81件),增长56.7%,授权量173件(其中发明6件,实用新型38件)增长24.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2年,成功举办2012年“祥龙报春?和谐常山”春节元宵等系列文化活动。全县所有农家书屋藏书总量达528500册、报刊杂志10260份、音像制品34200张,直接受惠群众达15万人,圆满完成全县各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覆盖目标任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全县省级非遗项目数量达9个。完成了新昌乡传统榨油技艺传承基地建设工作,并成功开展传统木榨油开榨活动;县五里小学顺利通过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婺剧)基地验收;启动了2个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建设项目。扎实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全年共送戏下乡102场,观众达8万余人次;送电影下乡3021场次,观众达148.6万人次;送书下乡12364余册,新建县残联、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5个图书流通点,在县培智学校投入资金8万元,建成了首个特教示范图书阅览室;全县图书流通点达78个;开展送讲座展览下乡7场;开展“文化走亲”交流活动达18次。 年末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96%。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99%。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95家,其中县人民医院、县妇保院各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14家、民营医院2家(贞元医院、民康医院)、其他医疗机构2家(省三监医院、县计生指导站)、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28家、有具有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219名,个体诊所29家,其中7家中医诊所,厂矿医务室18家。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有床位数795张,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共594人,执业护士393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41人,其中正高级11人,占1.2%;副高级47人,占5.0%;中级301人,占32.0%;助理级293人,占31.1%。全年实现医疗业务总收入2.38亿,同比增长31.6%。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50.2%。新农合筹资标准由上一年度的人均285元提高到了人均380元,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23.2万人(次),参合比例达97.96%,每人每年最高报销额达10万元。全年全县无偿献血1696人次,献血量576.7升,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115%。高危产妇住院率达100%。开展婚前医学检查4112人,婚检率达96.5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2365人,补助金额118万元。 2012年,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浙江省首届女子体育节太极拳木兰拳比赛等大型赛事和各类大型体育活动10余场次,成立常山县武术协会、羽毛球协会。创建省级强乡镇1个,省级先进社区1个,体育小康村70个,省级农村体育俱乐部2个,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1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04674户,总人口为335778人,平均每户3.21人,总人口比上年的334053人增加1725人,增长5.2‰,其中男性174821人,占总人口的52.1%,女性160957人,占总人口的47.9%,性别比为108.6(女=100)。全县全年出生3973人,出生率为11.9‰,比上年上升0.3个千分点,其中男性2035人,女性1938人,出生性别比为105.0。死亡1983人,死亡率为5.9‰,比上年回落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比上年回升1.7个千分点。全县年末非农业人口为44482人,占总人口的13.2%。18岁以下的为62467人,占总人口的18.6%;18岁至35岁的为82502人,占总人口的24.6%;35岁至60岁的为138918人,占总人口的41.4%;60岁以上的为51891人,占总人口的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