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启东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个体、社区)404个,全市有二级医院3家,设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年末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700张,卫生技术人员365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62人,护师、护士110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推进,全市共有85.86万人参保,参保率达99.7%,政府共筹集资金1.74亿元,全市已有7.05万人得到补偿,发放补偿金15751万元,人均补偿2234元,实际补偿率达4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 体育事业繁荣活跃。成功举办第14届全民健身节、第24届庆元宵火炬接力和火炬长跑,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柔力球、气排球、羽毛球、秧歌和各类棋艺比赛;成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健身气功协会;创建优秀健身站点124个,全市各镇(乡)健身中心、居委会健身点达标率100%。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举办科学健身讲座和培训500多人次,圆满完成了3000多人体质监测。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平稳控制。年末户籍人口为112.4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3%,其中非农业人口31.75万人;城区(汇龙镇和开发区)户籍人口24.1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788人,出生率为6.1‰,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99.4:100;死亡人口8151人,死亡率为7.3‰,自然增长率为-1.2‰(见表5)。年末常住人口96.76万人,城镇化率为50.6%。 城镇居民收支双增。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89元,比上年增长15.9%。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164元,比上年增长20.6%。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31平方米。全年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2378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国有单位67481元;集体单位58538元;其它单位31589元。 农村居民收支大提高。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535元,比上年增长18.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18元,比上年增长15.7%。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4平方米。 保障体系日趋完备。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45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年末,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1.18万人,比上年增加0.66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为96.6%。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7.8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城镇失业保险覆盖面为95.0%。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4.8万人(其中农民工3.71万),比上年增加0.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为96.0﹪。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5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6%。 社会福利稳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提高为380元/月和240元/月,分别比上年提高了8.6%、14.3%。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年均标准分别提高到3720元/人、5400元/人,比上年分别增长10.7%、12.5%。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535人,其中安置对象76人。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3家,总床位数4766张,全市农村拥有敬老院8家,床位数1769张。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0103人,其中城镇居民为1015人,农村居民为19088人。全市共有社会福利企业17家,安排残疾人就业404人。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顺利推进。全年投入城乡建设资金3.8亿元,市区新建、扩建、改建道路13条。城市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市区拥有道路面积289.1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9.73平方米。水厂综合生产能力16万立方米/日,年供水总量3321万立方米。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661公顷,绿地率36.7%;绿化覆盖面积730公顷,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1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9%。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创建全部通过省级考核。农村“四位一体”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着,15个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5万吨,实际日处理量4.9万吨;年末建成烟尘控制区总面积2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4.7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98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198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量3190吨,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936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757吨。在全年空气监测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341天,空气优良天数占比为93.42%。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7%。 注:1、文中数据为初步核算数;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文中有关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2、公报中人口数据来源于公安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