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磐安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业稳健发展。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磐安县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金融网点布局,在磐安工业园区获批设立工商银行二级支行。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2.18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8.74亿元,增长20.4%。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6.08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工业贷款占比为58.69%,农业贷款占比为26.76%。在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56.60亿元,增长40.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有序发展。确定第三小学、新城区初中选址,县职教中心选址已形成建议方案。磐安二中改扩建工程完成教学科技办公楼一期工程主体80%工程量。实验中小学体艺楼在年底前竣工。省标准化学校已达13所,占义务教育段学校的50%,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教育共同体取得新成效。“实验初中—新渥初中”、“实验小学—大盘小学”两个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间关系进一步理顺,帮扶方向从硬件帮扶逐渐向软件支持转变,成效显着。 参加金华市科技节,有92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9名。磐安中学程丹昭同学当选浙江省2012~2013年度“第五届学生文化特使”,成为我县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学生文化特使。安文初中器乐节目《新赛马》获市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二等奖。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9所,其中:小学15所,在校学生1.2779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11所,在校学生0.6114万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高中2所,在校生3540人;职业高中在校生2156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8.03%。高考总上线人数1366人(普高1215人;高职151人),其中“一本”157人(应届151人,均不含体育艺术类)。全县学前儿童入园率超过97.18%。 科技事业不断推进。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其中,山耐斯气动液压(磐安)有限公司、浙江磐安恒佳画材有限公司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6项,立项26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7项,市级12项。获科技部立项的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中药材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工程》,获得34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玄参“浙玄1号”良种示范及推广应用》、《万亩高山茭白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示范推广》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引导类项目。邀请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带着800个项目与我县企业对接,组织省内外28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我县28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全年共申请专利1043件,授权专利589件。 出台《磐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浙江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试点县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县成为金华市首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试点县”。由金华名仕化妆品有限公司主导起草修订的行业标准QB/T2287-2011《指甲油》获批准发布,并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清查了辖区内获证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化妆品生产企业,累计出动检查人员391人次,检查企业、小作坊总数133家次。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平稳发展。完成浙中茶文化博物馆建设目标。投入500多万元,新建农家书屋215个。尖山镇尖山村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新建村文化活动室114个,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1个,市级文化示范村5个,全县85%以上的行政村拥有文化活动室。电影公司数字化改造使全县观众在家门口就能同步欣赏到在各类院线上映的新片、大片。全年完成送戏下乡136场,让全县19个乡镇60多个村近13万人次的农民在家门口免费享受文化大餐。《生活在大山里》、《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中央一套、四套展播,较好地宣传了磐安历史文化村落和炼火、祭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升了我县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着。新增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创建“赶茶场民俗文化”和“炼火文化”两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文化遗产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编制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峰清德堂、黄余田杨氏宗祠、梓誉下厅民居的工程修缮方案。完成县体育中心选址。承办了2012年“磐安伟业杯”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金华市八运会的象棋比赛。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建筑面积22168平方米,设计床位400张,总投资近1亿元的县人民医院新病房大楼建设。在全县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率先将老年痴呆疾病筛查纳入免费健康体检项目。10月23日上午,由央视发起的“我的父亲母亲——关爱痴呆老人”大型新闻公益活动在我县举行。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和国家重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60周岁以上老人体检率达到81%,中小学生、儿童体检率达99.99%。提高城乡居民新农合筹资标准,2012年筹资标准由320元/人提高到400元/人,政府补助由240/人提高到300元/人。提高城乡居民新农合补偿水平。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和年度报销限额。起付线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县内乡镇卫生院报销80%,县内县属医院报销70%。每人每年累计报销最高限额由原来的8万元提高到10万元。提高门诊报销比例。将县人民医院、县妇保院、磐安骨伤医院的西药、西医诊疗项目报销比例由10%提高到2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 十、环境保护和城市公共事业 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全年流转林地10729亩,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达11838万元。编制了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和县政府审批,创建16个市级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完成5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材料的申报。“美化磐安”行动成效明显。全县完成绿地建设2560亩、道路绿化75公里,县城周边山体林相改造200亩。完成防护林建设1600亩、绿化造林5982亩、造林更新11300亩。新发展油茶、香榧等经济林6020亩,实施毛竹低改1783亩,建成连片300亩以上的油茶示范基地3个,俺老孙林业观光精品园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完成森林抚育2.53万亩,我县被省林业厅授予省森林抚育工作示范县。新增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示范专业合作社1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6家、示范专业合作社2家,我县被省林业厅授予全省森林旅游工作先进单位,12只林产品在森博会上获奖。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编制完成了10个生态文明示范乡镇的建设规划,指导93个行政村开展市级生态村创建并通过验收,同时完成尖山镇管头村国家级生态村创建申报。环境监测取得新成就。建成马蹄坑水库饮用水源水质预警自动监测站。全县6个交界断面达标率达到97.9%,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4%,县城区域噪声监测平均值达到Ⅰ类居住区标准要求。开展系列环保专项行动。共出动1300多人次进行执法和检查,组织开展了利剑斩污专项行动、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月、酸洗磷化行业排查、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等各项环保行动。完成铅酸蓄电池企业专项整治,妥善处置好威能电源有限公司的关停及其善后处置工作,有效推进电镀行业整治提升。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2975万吨标准煤(等价能耗),万元等价综合能源消费量0.0723吨标准煤(等价能耗),同比下降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