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磐安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以“绿色发展、后发崛起”为主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促和谐,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1.44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1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1.38亿元,增长10.4%,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4.05亿元、建筑业增加值7.33亿元,分别增长10.8%和8.7%;第三产业增加值20.64亿元,增长10.9%,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为0.67、4.64、1.03、2.92、2.83亿元,分别增长4.4%、13.6%、15.1%、18.9%、4.6%(参见下表)。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9271元,折合4637美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5.0﹕52.6﹕32.4调整为15.3﹕51.1﹕33.6。 全县行政区域面积1194.74平方公里。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09871人,其中:男108964人,女100907人。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8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10.84亿元,增长5.8%;林业产值1.54亿元,增长0.9%;畜牧业产值1.44亿元,增长2.6%;渔业产值243万元,增长2.7%。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6.87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33万亩,同比增长2.6%,粮食总产量4.086万吨,同比增长3.0%。全年中药材种植面积7.14万亩,实现产值3.66亿元,增长16.2%;食用菌产值1.98亿元,增长9.0%;茶叶种植面积7.5万亩,实现产值1.57亿元,增长4.5%;蔬菜种植面积5.07万亩,实现产值1.61亿元,增长0.7%。全年生猪出栏5.21万头;蚕茧产量330吨,减少1.5%(参见下表)。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43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0.15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5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6%。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启动秀美乡村建设村116个,规划建设项目508个,总投资额1.3亿元。重点推进30个秀美村、20个整治村建设,启动培育建设中心村14个。改造26个空心村,完成新区土地征用141亩,拆除旧房7.249万平方米,改造农户住房2252户。移民小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九里塘小区核心区块的土地征收及土地清表工作;古竹小区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启动安置工作。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出台《关于工业企业实行绩效评价管理的意见(试行)》,对工业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全县新增工业用地745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4个,投资额3.08亿元。全县申报考察工业投资项目34个,同意落地14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个。全年引进内资11.8亿元。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05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1%。全县规模工业完成产值59.44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销售产值53.18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交货值14.99亿元,增长1.1%。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1亿元,同比下降0.6%。全部工业用电量2.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59.56万平方米,建筑工程总产值85.54亿元(含金磐开发区)。房屋竣工面积330.71万平方米,竣工产值49.79亿元。一级资质建筑企业5家,总承包二级建筑企业16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71亿元,同比增长30.5%,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5.26亿元,增长14.2%;基础设施投资13.18亿元,增长45.2%;工业投资15.77亿元,增长35.6%,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13.43亿元,增长26.3%。 房屋施工面积37.24万平方米,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6.7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7.2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3706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5亿元,同比增长15.0%。全县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6.06亿元,同比增长23.2%。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0060万美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出口额28928万美元,增长17.4%。实际利用外资148万美元,同比下降34.8%。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邮电稳定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0.67亿元,比上年增长4.4%。 交通项目建设难中求进。三条干线公路建设进展顺利,42省道一期、磐新线窈万段、40省道三期已完成各项政策处理工作。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磐永公路续建项目建设。投资114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6条路线,总里程36.69公里;公路安保投资2126.25万元,总里程达96.703公里;投资1429万元完成中心公路站房建设。 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077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09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1368万元。年末本地电话用户3.6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1.21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9608户。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旅游业扶持力度,鼓励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百杖潭、十八涡、水下孔、舞龙峡等景区投入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花溪景区进区道路工程完成投资1600万元。新景区灵江源森林公园、榉溪孔氏家庙完成建设并投入营业。新城区国际大酒店、广天休闲山庄等宾馆酒店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山水磐安酒店建成对外营业。海德快捷酒店装修启用,绿海山庄度假型酒店启动装修。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组到我县拍摄了大型专题节目“北纬30°·中国行”之磐安篇和宣传专题片,充分展示我县民俗风情、旅游美景、特色饮食。 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全县已发展农家乐特色村24个,特色点32个,经营户297家,总床位数5635张,总餐位数1.9万个,直接从业人员1140人。2012年,全县农家乐接待游客共90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4500万元。 全县共接待游客309.79次,同比增长41.37%;实现旅游收入11.01亿元,同比增长43.50%。旅游增幅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县完成一般预算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3亿元,增长13.1%。一般预算支出14.08亿元,同比增长12.9%。在一般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9.8亿元,增长11.8%,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9.6%,其中教育支出3.27亿元,增长30.5%,占一般预算支出的20.5%;科学技术支出3744万元,增长13.5%;农林水事务支出2.12亿元,增长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