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七、交通和邮电 区位优势日渐明显。在建洞新、武西、邵安、邵坪、怀通5条高速公路210公里,娄邵铁路扩改和沪昆高速铁路建设顺利,怀邵衡铁路和武冈机场进入立项审批,邵东机场改建工作启动。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2166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6872公里,高速公路284.7公里。全市新建公路1721.3公里,其中县乡道14.4公里,乡镇到村公路1528.9公里。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全市拥有民用车辆61.7万辆,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汽车21.6万辆,增长17.4%,轿车8.18万辆,增长27.8%。全市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1.83亿吨,比上年增长17.2%,货物周转量386.41亿吨公里,增长21.3%;客运量1.39亿人,增长11.4%,旅客周转量79.81亿人公里,增长10.1%。 邮电业务稳中求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邮政业务量3.61亿元,增长22.4%,电信业务量29.52亿元,增长12.2%。年末局域交换机总容量665.55万门,比上年增长14.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4.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57.47万户,其中新增37.8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3.8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3部/百人。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资金有效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20亿元,比年初增加203.82亿元,比上年多增38.33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11.52亿元,增长21.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4.87亿元,增长18.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5.85亿元,比年初增加100.46亿元,比上年多增19.16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3.65亿元,增长21.4%,中长期贷款余额299.10亿元,增长24.6%。全部贷款中,个人贷款159.95亿元,增长17.8%,单位贷款264.94亿元,增长19.7%,人民币消费贷款53.4亿元,增长31.1%,个人住房贷款34.13亿元,增长97.6%。 证券市场交易低迷。年内在邵4家证券营业部新开户数4237个,比上年下降40.2%,股民保证金5.03亿元,增长0.9%,年内交易量511.05亿元,下降28.4%,股票买入量257.94亿,下降28.1%,卖出量253.11亿,下降28.6%。 保险业务发展稳定。年末全市共有23家保险公司,其中财险9家,寿险14家。全市保费收入合计3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05亿元,增长24.3%,人身险保费收入27.93亿元,下降3.2%。保险密度439元/人,比上年下降3元/人,保险深度3.43%,比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各项保险理赔案件81万件,赔付金额达9.43亿元,增长23.4%,其中财产险赔付额4.15亿元,增长33.9%,人身险赔付额5.28亿元,增长16.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基础教育不断巩固。全市3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0.77万人,比上年下降1.3%,在校生2.76万人,毕业生0.7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45万人,下降9.3%,在校生7.34万人,毕业生2.2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19万人,增长2.9%,在校生11.26万人,毕业生3.4万人。初中和小学共招生20.96万人,增长1.3%,在校生87.66万人,毕业生17.4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4万人,在校生0.1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58万人,增长4.3%。各类民办学校63所,在校学生6.6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 科技创新有待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61家,比上年增加11家,其中省厅认定的高新企业56家。全部高新企业实现产值37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增加值108.38亿元,增长4.7%。全年专利申请量1218件,比上年增加89件,增长7.9%,其中发明专利175件,增长16.7%,专利授权量671件,增长13.7%。签订技术合同86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2亿元。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154万元,下降5.2%。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市共有市级艺术表演团体4个,比上年增加1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纪念馆8个。有线电视用户62.8万户,比上年增加3.9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2.4%。建设农家书屋1618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21万场,城市广场公益电影近200场。在省第四届艺术节上,我市新创作的大型历史剧《岳飞》和《草根村官》分别获田汉特别奖和田汉大奖。组织宝庆竹刻、呜哇山歌、花瑶挑花、棕包脑等项目赴台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展演和展示活动。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53个,比上年增加27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266个,拥有床位总数2.32万张,比上年增长17.2%,卫生技术人员2.39万人,增长14.4%,其中执业医师0.97万人,注册护士0.84万人,增长15.1%。 体育运动展现生机。群众体育不断发展,全年共举办大大小小的群众体育活动180余次,参与活动的人数达150多万人次。全市共建成农民健身工程村级篮球场100个,6处全民健身路径,共投入资金330万元,全市已有694个村建有篮球场。竞技体育再创佳绩,365名运动员参加省青少年儿童18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25枚金牌,30枚银牌,35枚铜牌;省运会参赛项目总分列全省第八,其中羽毛球金牌总数全省第二,总分第三,游泳和摔跤总分第四,举重和跆拳道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分别获得总分第六和总分第四的好成绩。以“幸运赛车”上市周年为契机,新增体育彩票销售网点174个,共有网点433个,全年销量达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计生工作务实。全市年末总人口801.34万人,比上年增加3.8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20.06万人,女性人口381.28万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为288.96万人和512.3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6.06%,比上年提高1.93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80.94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1%。全市常住人口717万人。年内出生人口10.39万人,出生率13.05‰,死亡人口6.69万人,死亡率6.69‰,自然增长率6.36‰。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达到19596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880.9万元,分别增长21.7%和62.2%,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达到1386人,发放扶助金209.9万元,增长11.1%和51.4%。 城乡居民收支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8元,比上年增长13.8%,人均消费支出10278元,增长7.2%,其中食品支出4119元,增长6.5%,恩格尔系数为40.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106元,增长20.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36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工资性收入2212元,增长20.1%,家庭经营收入2371元,增长11.4%,人均消费支出3954元,增长11.4%,恩格尔系数48.3%,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4和38.7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2.1和0.6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