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平湖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幸福现代化“金平湖”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基调,全力开展经济转型提升、社会管理创新、作风建设深化“三年”活动,扎实推进“九大专项”行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2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升3.2个、1.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盛嘉兴全市2.2、2、1.3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6646元,比上年增加5925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3726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63.6亿元,增长10.5%,其中工业251.2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41.4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4.5:63.3:32.2调整为4.3:62.3:33.4,三产占比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 全市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0亿元,增长17.2%,增幅分别比上年度回落8.8、10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2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产值27.3亿元,可比增长1.3%)。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0.5万亩,比上年增长0.7%,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9万亩,增长6.9%,粮食总产量达到26.1万吨,产量已连续7年超出22万吨;油菜籽播种面积7.2万亩,下降32.2%;蔬菜播种面积11.4万亩,增长2.9%。粮经面积比由上年的68.8:31.2调整为73:27。全年生猪饲养量89.8万头,比上年下降2%,肉类总产量3.2万吨,下降1.7%,家禽饲养量274.7万只,下降14%。水产品产量3.3万吨,比上年下降7.7%。 年末拥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6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107只,绿色食品11只。全年完成城乡绿化造林面积7795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861亩。“两新”工程建设继续稳步有序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粮食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卓有成效,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加快。 年末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嘉兴市级龙头企业21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1家。以“12316”为农服务中心为载体,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入实施。全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户达23.5万户次,保费收入5059万元;全年理赔3.2万户,赔付金额513万元。 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劳力1.4万工日,完成土石方255.2万立方米、投入资金29331万元;疏浚河道153千米,长效保洁2302千米。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5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3万吨。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年“新三资”投资农业2.4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56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值10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不含嘉兴港区和嘉兴电厂实现产值631.3亿元,增长4.7%。全市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35.3亿元,增长8.5%;高新技术行业实现产值311.4亿元,增长27.2%,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0%;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273.5亿元,增长17%,新产品产值率26.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026.7亿元,增长12.9%,其中出口交货值287.9亿元,增长1.8%。工业总产值分经济类型看,占规上工业总产值35.6%的外商投资企业增长12.8%;占比26.1%的私营企业下降4.1%;占比13.1%的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产值6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轻工业实现产值345.83亿元,持平。分行业看,全市17大行业中10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的有7个行业。分行业产值列全市前三位的分别是,临港产业实现产值47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石油化工行业实现产值215.3亿元,增长49.7%,造纸行业实现产值58亿元,增长3%,电力行业实现产值151.9亿元,增长32.7%;光机电行业实现产值230.8亿元,增长7.4%;服装行业实现产值140.6亿元,下降6.8%。光机电、临港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动力产业共实现产值716.9亿元,增长19.2%。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产值62.2亿元,下降19.1%。服装、箱包、童车、洁具和纸制品五大传统行业共实现产值211.8亿元,下降1.5%。分区域看,全市9个镇(街道)有7个镇(街道)实现了增长,其中嘉兴港区(含乍浦镇)增幅超过全市平均,为18.6%。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 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225.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2%。不含嘉兴电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183.8万吨标准煤,增长6.5%,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保持较快增长,经营效益持续向好。规上工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1亿元,比上年增长8.4%;实现利税总额83.5亿元,增长29%;实现利润总额52.9亿元,增长30.1%。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嘉兴电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2.3亿元,增长0.4%;利税总额41.5亿元,增长9.1%;利润总额23.4亿元,增长14.4%。12月末,全市亏损企业146家,亏损面25.9%,比上年上升4.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8.4亿元,增长27.4%。分行业看,17大行业中9大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或盈利,8大行业下降或亏损。其中,三大主动力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实现利润总额43.8亿元,增长29.8%;新兴产业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9亿元,下降9.3%,全年亏损4479万元(上年盈利7506万元);五大传统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6亿元,下降5.4%,实现利润总额4.6亿元,增长11%。 全市年末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56家,全年施工面积12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3.4亿元,下降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9亿元,比上年下降6.5%(与上年年报数据比,下同),其中不含嘉兴电厂增长14.8%。不含嘉兴港区和嘉兴电厂完成投资162.3亿元,增长14.2%。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1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不含嘉兴港区完成投资84.1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93.1亿元,增长17.7%,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完成投资76.3亿元,增长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