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杭州市下城区统计局 (二○○五年三月十日) 2004年,全区人民在下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力打造中央商务区,全面推进下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4年全区实现下城区生产总值(GDP)28.0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5.44%,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14:42.66:55.2调整为1.82:36.37:61.81。 财政实力显着提高。2004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42.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91亿元,比上年增长39.88%。(剔除出口退税和帮困退库因素) 农业 农业结构继续调整,都市型农业稳定发展。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2%,实现农业增加值0.51亿元。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着。蔬菜、瓜类产量16744吨,全年实现种植业产值0.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2%;全年生猪饲养量23.9万头,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出栏13.6万头,比上年增长25%。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0.97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实现渔业产值0.30亿元,比上年下降19.35%。 工业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不包括市属下放的8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5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2%;工业销售产值5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1%,完成预计调控目标的113.95%。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实现总产值44.09亿元,占全区总量的79.5%,销售产值44.08亿元,占全区总量的80.05%,同口径分别比上年增长15.73%和16.0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包括市属下放的8家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占47.96%,重工业占52.04%。 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全区工业技术改造投入达8.48亿元,比上年增长84.98%,全年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94项,拨付技改扶持资金499万元。开发各类科研新产品122项,其中规模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9.18%。 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改善。全区实现工业利润1.90亿元,比上年增长59.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达100.24%,增幅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39亿元,其中利润1.23亿元。 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44家全区重点工业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31.21亿元,销售产值28.44亿元,利润1.05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达56.28%、51.64%和55.3%。 建筑业 建筑业继续良好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65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6.9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98%,其中,竣工面积15.42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由于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4.12亿元,比上年增长8.52%,增速较上年回落30.12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3.1亿元,比上年下降54.50%,更新改造8.48亿元,比上年增长84.98%,房地产开发投资2.54亿元,比上年增长57.50%。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5.0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31.70亿元,比上年增长33.66%;餐饮业1.87亿元,比上年增长77.66%。 商贸经济快速发展。全区实现商贸营业收入1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45.55%,完成年计划的111.9%;实现商贸利润2.70亿元,比上年增长91.54%。其中重点商贸企业增势强劲,59家区重点商贸企业全年实现商贸收入91.52亿元,实现利润2.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63%和47.1%。 专业市场健康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3个,正常运行56个,其中,农副产品市场23个,工业品市场16个,生产资料市场12个,生产要素市场5个;全年市场成交额19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8%。 辖区内拥有亿元市场12个,全年亿元市场成交额356.42亿元,比上年增长84.95%。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众多省内外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在下城区开发建设,年末辖区房地产企业达89家,市区有项目开发的40家。 东新园小区全面建成,北景园小区累计开工面积60万平方米,并提供经济适用房源1600多套,一定程度缓解了“住房难”问题。“漾河公寓”多层农居开工建设。2004年原区属房地产开发公司完成投资额2.54亿元,比上年增长57.50%,房屋施工面积45.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09%。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包括市属下放的8家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实现总产值36.32亿元,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实现17.37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4.26%,集体企业实现4.84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4.38%,股份合作企业实现3.3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4.04%,私营企业实现6.10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9.6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实现总产值10.03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0.17%。在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经济0.37亿元,比上年下降4.19%;股份制经济2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48%;私营经济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47.58%;外商港台经济3.05亿元,比上年增长7.05%。 企业改革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2004年,重点攻坚解决了一些企业改革遗留的历史问题,使企业产权进一步明晰,劳动用工制度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基本完成了全区企业改制工作。事业单位改革重点把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从原来的经营性单位改革向管理性单位改革方向深入,先后完成了9家区属事业单位的改制,基层事业单位改革也逐步推开。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区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39.72%,完成年计划的139.68%,其中外贸自营出口30842万美元,同比增长58.18%。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3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