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平阴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新220国道平阴段全线贯通。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228.6公里,比上年增加45.5公里。年末机动车保有量71629辆,其中小型汽车24526辆;营运载货汽车3042辆,总吨位为19681;营运载客汽车159辆,总客位为3723。 邮政业务小幅下降。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502万元,同比下降5.1%;报刊流转额562万元,同比增长14.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增加较快。全县地域财政收入219156万元,同比增长11.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045万元,同比增长33.4%。地方财政支出252537万元,同比增长22.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3779万元,同比增长26.1%。全年完成税收总额182774万元,增收30506万元,同比增长20.0%。 金融形势运行良好。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9.67亿元,比年初增加13.99亿元,增长1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款68.84亿元,比年初增加11.32亿元,增长19.7%。各项贷款余额57.58亿元,比年初增加8.93亿元,增长18.3%。存贷比52.5%,上升1.7个百分点。 保险业平稳增长。全县共有保险单位22个。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5635万元,同比增长20.0%;保险营业支出6930万元,同比增长4.6%。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有教职员工3610人,其中:专职教师3068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41526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681人,同比增长1.0%;中职在校生2586人;初中生在校人数为12158人,同比下降1.6%;小学生在校人数为20035人,同比下降3.9%,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加固重建校舍10.6万平方米,累计发放各类助学金455.6万元,免除中职生学费14.85万元,发放中职资助金172.28万元。发放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贴75.4万元,办理助学贷款550.64万元,筹资2.76万元救助贫困教师58名,筹资31.2万元救助贫困学生358名。4200余名农村小学生坐上了安全专用校车,1.5万余名农村学生中午吃上营养配餐。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效。全年专利申请总量553件,增长40.0%;专利授权总量398件,增长33.1%。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51项,取得科技成果7项,其中有7项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4个项目获得2012年济南市科技进步奖。 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拥有卫生机构75个(医院9个),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35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67人。全县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9人,万人拥有病床36.5张,同比增加4.5张。全年全县卫生机构共诊疗89万人次,住院3.8万人次,健康检查15万人次。 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年末拥有文化馆、文化宫、博物馆、图书馆各1个,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万余册。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9%,电视节目每周播出时间231小时,无线广播平均每日播音时间9小时50分钟。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年共举办各类运动会40项次,参加竞赛的运动员达1万人次,向省市体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20人,我县运动员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牌214枚,其中洲际以上级金牌7枚,国家级金牌4枚,省级金牌3枚,市级金牌95枚。 十、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基础条件更完善。县城建成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和面积分别达到70.5公里和190万平方米。县城规划区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高速出口景观、东山口拓宽改造、迎宾路节点等工程竣工,实验学校、中医院迁建进展顺利,玫瑰湖湿地核心区全面展开,片区和城中村改造共拆除面积2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3万平方米,振兴街慢车道、黄河路北段、榆山路和五岭路南段等道路大修改造已经完成,城市公交开通运营。 公用事业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全年管道天然气供气量386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2.5%,液化石油气供气量510吨,天然气和煤气用气人口8万人。集中供热面积2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5%。全年自来水供水量547万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 环境质量有效改善。林木覆盖率达35.6%。年末县城累计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15.4平方公里,烟控区覆盖率100%。环境噪声达标面积10.1平方公里,县城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7.3%,城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为0.098毫克/立方米、0.042毫克/立方米、0.033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十一、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2年全县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40850人,养老保险费共征缴23518.29万元,收缴率为99%,新增扩面人员2734人,企业缴费人员净增1466人,清欠105万元,支付180户企业8971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970名遗属补助金19749万元,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收缴工伤保险金738.4万元,支付913.8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5143人,共收缴养老保险费10827万元,收缴率达99%,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2389万元。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缴7916万元,支付7619万元;收缴个人账户金4918万元,支付4235万元;收缴大额医疗救助金449万元,支付419万元。收缴失业保险金2728万元,支付941名失业职工失业救济金7017人次897万元。新农合人均筹资额提高到300元,参合人数增加到26.57万人,先后为104.72万人次报销6864万元。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84452人,共征缴养老保险费2853万元,共支出养老保险费3955万元。为被征地农民开设社会保险基金专户,专款专用。 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城镇低保标准每人每月达到35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达到2300元。全县1380人享受城镇低保,4600人享受农村低保,全年发放低保金1607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现有集中供养床位915张,入住五保对象75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6%,标准每人每年达到420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达到2600元。五保对象976人,全年共支付供养资金388万元。实施大病医疗救助,为723个大病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162万元。 慈善事业平稳运行。全县所有镇(街道)、村(居)建立了慈善机构,成为全省第一个将慈善机构普及到村(居)的县(市、区)。累计募集善款9634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8881人次,支付善款8404万元。 残疾人事业运行稳定。免费发放康复辅助器具3700余件,对300名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服药救助,对3名重症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住院救助,对18名脑瘫、聋儿、孤独症儿童进行免费康复训练,为3名儿童实行免费矫治手术,为136名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为11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