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宾市统计局 2013-04-18 2012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面对原料价格高、融资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大等国内外形势,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克难攻坚,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和扩大建市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93亿元,增长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6%,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9.94亿元,增长15.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8%,拉动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9.35亿元,增长8.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6%,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5.0:46.2:28.8。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1%,金融业增长19.4%,房地产业增长5.4%。建市十年,GDP总量翻了2.2番,年均增长13.5%。 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涨幅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非食品类上涨2.4%,工业品上涨1.9%、服务项目上涨3.3%。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呈现上涨的态势,见下表。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2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47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9%,比上年末高0.04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29.95万人,比上年增长12.5%。 全年财政收入5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0.1%,比上年高0.3个百分点,比建市之初高1.2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业生产下行压力大,经济增速回落;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等。 二、农业 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40亿元,比上年增长8.0%,实现近五年来最高增幅,其中:种植业产值127.85亿元,增长9.8%;林业产值12.92亿元,增长9.3%;牧业产值57.24亿元,增长4.5%;渔业产值5.15亿元,增长5.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4.3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9%;糖蔗种植面积178.64千公顷,增长5.1%;油料种植面积13.00千公顷,增长3.4%;蔬菜种植面积50.91千公顷,增长3.6%。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全年粮食产量76.84万吨,增长4.5%;甘蔗产量1211.09万吨,增长15.2%,其中糖蔗产量1210.01万吨,增长15.3%;油料产量3.09万吨,增长4.6%;蔬菜产量97.75万吨,增长3.7%;水果产量36.70万吨,增长6.8%;蚕茧产量6.01万吨,增长6.5%。甘蔗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如图所示。 全年肉类总产量14.70万吨,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10.46万吨,增长4.1%;牛肉产量1.31万吨,下降0.5%;禽肉产量2.34万吨,增长2.9%。全年水产品产量5.61万吨,增长6.0%。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62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1.34亿元,增长10.9%,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58.82亿元,增长4.4%。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9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6%,股份制企业增长18.8%,集体企业增长2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6.1%,重工业增长8.9%。建市十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呈明显的“波浪式”变化,如图所示。 四大支柱产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7.0%;电力生产供应业增长5.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1.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0.5%。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31.4%,比上年低1.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2.4%,比上年低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52亿元,下降66.3%;实现利税总额21.91亿元,下降32.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6.05亿元,增长41.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9.11亿元,增亏;股份制企业亏损1.88亿元,盈转亏;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8.23亿元,增长8.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利润1.35亿元,下降19.0%。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7.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36个,与上年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1.80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分城乡看,城镇投资466.87亿元,增长36.1%;农村投资94.93亿元,增长19.1%。分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210.53亿元,增长31.3%;更新改造投资188.30亿元,增长49.9%;房地产开发投资61.96亿元,增长29%。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25.15亿元,增长20.5%;民间投资175.44亿元,增长56.6%;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17.57亿元,增长119.6%。建市十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高位增长,2012年总量比建市之初翻了4.54番,年均增长37.5%。如图所示。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2.99亿元,增长33.4%;第二产业投资175.93亿元,增长36.4%,其中工业投资175.89亿元,增长36.8%;第三产业投资281.20亿元,增长34.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36.96亿元,增长27.3%;办公楼和营业用房投资0.60亿元和12.15亿元,分别增长58.6%和220.9%。 商品房竣工面积88.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倍,其中住宅71.08万平方米,增长2.7倍;商品房销售面积119.58平方米,增长10.6%,其中住宅112.27万平方米,增长7.3%;商品房销售额37.51亿元,增长53.4%,其中住宅30.07亿元,增长34.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6.52亿元,增长16.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01亿元,增长15.3%。2006年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16%以上的幅度增长。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增长26.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1%,汽车类增长11.0%,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8.0%,化妆品类下降20.0%,通讯器材类下降29.5%,金银珠宝类下降51.1%。 全年进出口总额144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出口额6565万美元,增长84.3%;进口额7889万美元,下降17.6%。出口增幅比进口增幅高101.9个百分点,进口额比出口额多1324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