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4-23 来宾市统计局

全年新签合同外资金额289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9.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418万美元,下降31.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年客货运输周转量90.54亿公里,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43.15亿吨公里,增长25%;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47.39亿吨公里,增长23.7%。在公路运输中,公路货物周转量40.06亿吨公里,增长25.6%;公路旅客周转量30.8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7%。

全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47.97万吨,比上年增长13.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8万标准箱,增长2.6%。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6170公里,比上年增长4.4%;其中高速公路75公里,一级公路6公里,二级公路755公里,三级公路442公里,四级公路3567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5%;民用轿车保有量2.1万辆,增长27.3%;其中私人轿车1.8万辆,增长33.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02亿元,增长8.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8亿元,增长3.3%;电信业务总量12.34亿元,增长8.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8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7.7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8.0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9.15万户,比上年增长11.2%;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5.52万户,增长18.3%。

全市A级景区6个,比上年多1个,星级饭店18家,比上年多2家。全年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754.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753.35万人次,增长29.9%;接待入境旅游者1.45万人次,增长20.5%。实现旅游总收入33.68亿元,增长38.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3.24亿元,增长38.5%;旅游外汇收入650万美元,增长25.0%。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财政支出较快增长,重点支出得到保证。全年财政收入完成5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21亿元,增长28.3%。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38.24亿元,增长6.9%,占财政收入的72.8%。财政收入比建市之初的2002年翻了2.4番,年均增长17.8%。

全年财政支出119.82亿元,增长19.6%,职工工资发放,教育、农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及城市建设的各项支出得到重点保障。建市以来历年财政收入及增长情况见下图。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07.06亿元,比年初增长15.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0.31亿元,比年初增长22.3%;各项贷款余额258.16亿元,增长18.4%。

建市以来,全市存贷款余额都得到较快增长。如图所示。

全市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56亿元,增长16.3%。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33亿元,增长20.8%;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3.23亿元,增长14.5%。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01亿元,增长12.1%。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0.69亿元,增长48.8%;人身险赔付支出0.32亿元,下降26.8%。

八、文化、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剧场、影剧院7个,村级文艺舞台883座,比上年增长17.1%;村级文化卫生综合楼807座,增长7.6%。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47万册。县级文物管理所4个,全年征集文物350件,比上年增长1.9倍。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2.8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74%。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9.60%。年出版报纸1415.8万份,各类杂志10.8万册。

全年教育固定资产投资17.78亿元,增长1.3倍,新建校舍6.11万平方米,增长38.0%。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专职教师346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所,专职教师546人;普通中学103所,专职教师7541人;小学650所,专职教师9976人;特教学校4所,专职教师48人。

全年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幼儿园)招生8.30万人,比上年下降6.1%;在校学生33.59万人,下降2.1%;毕业生7.75万人,下降1.8%。全市幼儿园539所,比上年多50所,在园幼儿6.39万人,比上年增长4.9%。

2012年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9859人,比上年增长2.2%,普通高考上线率98.8%,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全市共有村级灯光篮球场1072个,比上年增长12.1%;体育场馆13座,比上年多7座;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运动员36名。全市体育健儿在全国、全区比赛中,获得金牌40枚、银牌48枚、铜牌43枚。

科技事业成效显着。全年共组织实施创新计划项目77项,比上年多7项,其中农业科技创新37项,工业科技创新12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5项。受理专利申请250件,比上年增长68.9%;获国家授权专利77项,比上年增长71.1%;其中发明6项,比上年多1项。

九、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1元,比上年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84元,增长4.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9%,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所占比重为6.4%。农村居民居住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8.5平方米。农村最高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1969元,最低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674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99元,比上年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09元,增长9.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0%,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1.2%。城镇居民现有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45.98平方米。城镇最高2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9702元,最低2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8元。城乡民居收入比3.45:1(以农为1),比上年缩小0.12倍。建市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如下图。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5.7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3.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1.39万人,增长8.6%;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28万人,增长5.7%;全市参加农村基本医疗保险192.95万人,参合率97.52%,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参加工伤保险7.72万人,增长14.7%。参加生育保险8.51万人,增长13.1%。参加失业保险7.33万人,增长1.3%。

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757.5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17.50万元。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15.88万人,其中城镇2.48万人,农村13.40万人。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411个,床位4717张,收养人员4122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5个。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01人,比上年少6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14人,比上年少5人;全年生产安全事故受伤158人,比上年下降9%。道路交通事故死亡81人,比上年少1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