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湾里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23 南昌市湾里区统计局

2012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四区互动、奋力比拼、富民强区、健康湾里”发展方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运行稳中求快,转型升级亮点增多,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格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快。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4809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149万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59028万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164914万元,增长13.9%。人均GDP达到53967元,比上年增加4589元,增长10.8%。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2:45.5:47.2调整为6.9:45.7:47.4,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40.3%、58.3%,分别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2248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占生产总值比重为63.9%,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6亿元,达到60013万元,比上年增长40.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573万元,增长46.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5851元,比上年增加1848元,增长4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系统完成情况:国税系统完成6240万元,增长33.6%,地税系统完成25299万元,增长50.7%,财政系统完成6034万元,增长44.8%。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30655万元,增长46.8%,其中增值税完成5207万元,增长21.9%,营业税11767万元,增长53.3%,企业所得税2207万元,增长77.3%,城市建设税1614万元,增长73.0%,土地增值税2179万元,增长66.6%,契税3938万元,增长67.1%。镇、街道财力显着增强,全年乡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499万元,增长61.7%,其中招贤镇一般预算收入超过了8000万元,梅岭镇超过2000万元,太平镇、罗亭镇、站前街道、幸福街道均超过1000万元。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民生保障能力加强。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8904万元,增长61.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504万元,增长39.5%;教育支出10711万元,增长10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852万元,增长63.4%;医疗卫生支出4869万元,增长20.0%;环境保护支出998万元,增长46.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87万元,增长42.8%农林水事务支出7325万元,增长166.3%。

物价水平呈现“五涨二平一跌”格局。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2.9%,其中衣着类价格下降1.7%,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与上年持平,其余五大类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食品类上涨6.7%,烟酒类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类上涨4.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4%,居住类上涨2.9%。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852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其中农业产值13045万元,增长2.2%;林业产值3550万元,增长5.1%;牧业产值18708万元,增长0.9%,渔业产值624万元,增长5.4%;服务业产值2601万元,增长6.0%。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480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36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8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68公顷。粮食总产量13531吨,下降2.2%;蔬菜产量4800吨,下降14.3%,花卉苗木产值6957万元,增长4.3%。全年生猪出栏8.2万头,下降0.1%,家禽出笼12.9万羽,增长1.8%,肉类总产量6895吨,增长0.3%,年末生猪存栏8.2万头,增长3.3%;年末家禽存笼11.2万羽,增长34.6%。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一是继续实施农业优惠政策,全年共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资金236万元,良种补贴资金57万元,购置农机补贴13万元。二是开展了送科技下乡、现场指导、办培训班、印发资料、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培训技术人员和种植户500余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12000余份,全区水稻良种覆盖率超过98%。

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全区18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全面完成改水、改路、改厕工作,顺利实现了《湾里区2012年度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的进度目标,共新增安全用水470户、新修改造各类村道、便道32.8公里,改造各类排水沟28.5公里,新增户改厕760户。

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万亩花卉苗木生态示范基地、万亩茗茶观光示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按照规范发展、做大做强农家乐产业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农家乐食品安全的集中整治活动,提升了农家乐的档次品位。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全区6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年实现固定资产1.2亿元,销售收入1.9亿元,完成利税2100万元,均比上年略有增长。

农村清洁工程有序运行。全区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实施以来,农村清洁工程已逐步走上了常态化管理和运行轨道,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整体向好,主干公路沿线环境明显好转,集镇卫生保洁力量得到加强,各主要水系水生态环境显着优化。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04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320万元,增长17.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2100万元,增长9.6%。

规模以上企业户数不断增长。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由9户增长为12户。

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大幅增长。生产米粉14275吨,比上年增长9.3%;塑料制品1390吨,增长12.0%;造纸助剂4042吨,增长66.5%;金属结构制品4956吨,增长106.6%;汽车板簧8590吨,增长23.6%;矿山设备19148吨,增长43.1%;卫生香937万盒,增长2.4%;转供电23349万千瓦时,增长131.5%。

企业效益继续好转。2012年,全区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586万元,增长22.1%;实现利润1787万元,增长22.1%;实现利税总额2996万元,增长41.0%。

工业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全年全区完成工业投资87312万元,增长40.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0.3%,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

深入贯彻扶持政策,助推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兑现奖励政策,对8户纳税增幅较大的企业共奖励了28万元;二是通过银企联对接,为4户企业解决了4000万元贷款融资;三是完成了小微企业创业园项目的设计、企业调查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