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平阴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23 济南市平阴县统计局

2012年,是实施“三年突破平阴计划”的开局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激情干事创业,奋力跨越发展,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64.23亿元(2010年—2012年的生产总值数据根据“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改革进行修订),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1亿元,同比增长4.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1%,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0.73亿元,同比增长1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75.7%,拉动GDP增长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7.59亿元,同比增长10.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9.2%,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稳步进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5.8:57.5:26.7调整为15.8:55.2:29.0。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4家,实现产值72.45亿元,增长10.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4.4%。

“平安平阴”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9.8%。共破获刑事案件536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308人,打掉犯罪团伙3个,抓获逃犯78名。破获经济案件100起,挽回经济损失754万元。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消除社会不安全隐患,全年接出警8140起,查结各类行政案件2013起,2012年我县群众安全感达97.36%,群众满意度达96.38%。安全生产形势稳定。2012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8起,死亡22人,经济损失70.16万元。其中交通事故18起,死亡21人。全县亿元GDP死亡0.13人,与上年持平。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56552公顷,比上年增长0.5%。粮食产量23.97万吨,增长4.0%;肉类产量4.56万吨,增长4.9%;禽蛋产量3.31万吨,增长5.1%。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1家,农业合作社366个,无公害品牌达84个,有机品牌22个,绿色品牌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全县玫瑰播种面积1367公倾,增长15.7%,产量1425吨,增长15.3%;水果9279公倾,产量12.7万吨,增长6.7%;蔬菜8053公顷,增长1.7%,产量57.53万吨,增长6.3%,其中各类蔬菜大棚7769个;奶牛存栏17316头,增长6.2%。农业机械总动力46.02万千瓦,增长4.5%,拖拉机5894台,农用运输车14176台,机播作业面积2.83万公顷,机收作业面积2.93万公顷。实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外山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锦水河综合治理工程等19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新增配套机电井92眼;蓄水工程实际供水能力新增10万立方米。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全年落实粮食直补413万元,良种补贴365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537万元,农机补贴719万元。

农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我县共启动建设了27处新型农村社区,累计开工面积117万平方米,累计竣工面积46.7万平方米,其中2012年启动建设4处新型农村社区,开工面积5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8万平方米。全县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100%,行政村照明灯数量达5701盏,饮水安全达标人口新增3.99万人。

三、工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9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15亿元、利润24.81亿元、利税33.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9.0%、8.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67亿元,同比增长17.7%;全年工业用电量99879万千瓦时。

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30家龙头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7.68亿元、利润21.63亿元、利税29.02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7.2%、87.2%和86.7%,分别增长11.9%、5.6%和2.2%。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建筑业增加值9.04亿元,增长15.1%。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0家,总产值15.32亿元,利税11.9亿元,分别增长30.6%、125.4%。房屋施工面积147.87万平方米,增长22.7%;房屋竣工面积43.67万平方米,增长112.8%。

房地产业健康运行。全县资质以上房地产开发企业22家,完成开发投资8.56亿元,增长119.7%。商品房施工面积102.5万平方米,增长68.2%,竣工面积19.01万平方米,增长37.7%,销售面积16.91万平方米,增长3.4%,销售额7.25亿元,增长18.9%。房地产企业实现利税1.03亿元,实现利润0.54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60亿元,增长32.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9.18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投资71.02亿元,增长23.2%;第三产业投资48.40亿元,增长60.2%。

工业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完成工业投资70.81亿元,增长27.6%。其中,大唐新能源有限公司风电厂二期项目建设33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配备33台35KV箱式变压器,一座110KV升压站;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8万吨管路连接件生产基地车间钢构主体完工;济南玮泉生物发电公司生物质能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万千瓦,建设车间及辅助设施约3万平方米已完工。山水集团年产3亿条塑编袋生产线项目完工,新上覆膜机等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济南元首纺织公司10万纱锭1200台织机项目,纺纱一车间主体完工。福胶集团安城产业园三个车间进入砌体施工及安装阶段,东阿厂区车间装饰、隐蔽管道施工。

生产能力和投资效益同步增强。全县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86.1%,提高4.6个百分点;项目建成率(不含房地产投资)91.5%,提高9.5个百分点。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风力发电9000万千瓦/年;玮泉生物质发电2亿千瓦/年;纺纱、织布产能3500吨/年;太阳能热水器250万台/年;炭素累计新增112万吨/年;石膏条板50万平方米/年;复膜编织袋2亿条/年。

城乡住宅建设稳步推进。片区改造累计拆迁面积13.61万平方米,其中2012年完成5.98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涉及15个村,累计完成投资13.63亿元,本年完成投资9.12亿元。在建面积31.1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90万平方米。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5.16亿元,增长15.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单位76家,实现社零额8.02亿元,同比增长38.9%。

对外经济持续创新高。全年出口创汇(海关口径)50497万美元,增长10.9%。全县引进内资58.4亿元,增长67.1%。合同利用外资1567.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7.5万美元,增长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