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3-05-03 吉林市统计局

生活与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据城市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7.56元,增长12.82%;人均消费支出14856.23元,增长10.0%。城市恩格尔系数31.7%。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16.2台,电冰箱96.03台,洗衣机97.35台,家用电脑、移动电话分别为70.86台和209.3部。

2012年底,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8.05平方米,增加1.41平方米;全市有15204户家庭享受到了廉租住房补贴政策,有2065户家庭住上了新分配的廉租房和公租房,我市保障性住房工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完成“暖房子”工程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96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3.2万户。

截止2012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1万人,其中非公经济组织参保43.5万人,扩面新增3.4万人。实际缴费人员55.1万人,其中个人续保25.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9.8万人。

征缴养老保险费35.9亿元,其中清收欠费6.8亿元,续保人员征缴养老保险费12.4亿元。征缴失业保险费3亿元,其中清欠金额为9850万元。

离退休人数为41.6万人,新增退休2.5万人,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97.5%,离退休人员实际支付67.1亿元,当期拨付率100%。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470人,失业保险金发放率100%。

2012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36.15万人,比上年增长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8.32万人,比上年增长10.8%;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4.73万人,比上年增长7.7%。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93个。全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560个,全市各类社会福利企业85户,安置1823名城镇残疾人就业,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58亿元,接受社会捐赠7340.4万元。

全市有242119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其中:城镇有125761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有98527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17831人享受到农村五保救助。低保保障资金达58960万元,其中:城镇低保支出42612.9万元,农村低保支出16347.1万元。保障抚恤补助优抚对象21615人;安置退役士兵和复员干部2295人,保障离退休、退职人员1119人,其中:本年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职工24人。登记管理社会团体664个,民办非企业466个。本年登记结婚36336对,离婚17106对,救助5479人次。

资源和环境

2012年,全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为336天,比指标确定的320天超额16天,空气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及松花湖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着,四座水厂均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标准要求,水质达标率100%,松花江吉林市江段白旗出境断面水质稳定控制在国家规定的Ⅲ类水体标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按计划实现削减,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计划。

初步核算,2012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233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9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9%。

四、主要问题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但在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社会管理的能力还需提升,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

说明:

本公报数据均为年度快报统计数。

①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②交通运输客货运量数据中不含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