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通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兴安岭下绿洲,松花江畔明珠,统筹发展强县,区域中心城市四大目标,着力实施招商引资牵动,城市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互动,民生建设联动四大工程,强力打造有机食品开发、能源开发、矿产开发、生态旅游开发“四大产业”格局,坚定不移向强县行列赶超进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经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488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4641万元,增长10.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608万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2634万元,增长18.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分别是23.3%、23.5%、53.2%和3.5%、3.6%、8.0%。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2.5:22.2:45.3调整为34.0:21.5:44.5。人均GDP(不包括兴隆林业局通河人口)20422元,比上年增长21.5%。万元GDP能耗为1.378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6%。 全年全口径财政总收入完成40217万元,比上年增69.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078万元,比上年增长57.5%,突破2亿元大关;全县财政总支出141383万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7730万元,比上年增长29.6%。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3666万元,比上年增长40.8%。全县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98个,施工项目104个,竣工项目91个。 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335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农业产值235291万元,比上年增长13.9%;林业产值14989万元,比上年下降29.3%;牧业产值50693万元,比上年增长16.6%;渔业产值7584万元,比上年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7158公顷,其中水田80071公顷,比上年增长9.1%。玉米9215公顷,比上年下降13.1%,大豆27583公顷,比上年下降16.7%。粮食总产量775050吨,比上年增长20.6%,其中水稻产量654580吨,玉米62203吨,大豆57527吨。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4吨,比上年下降46.2%;烟叶产量295吨,比上年下降31.4%;蔬菜产量48183吨,比上年下降7.2%。 全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117.3万亩.其中无公害98万亩,绿色18万亩,有机食品1.3万亩。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3个,绿色食品标识8个,有机食品标识6个。 至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32694头,比上年增长9.1%,其中:牛存栏31509头,比上年增长9.9%;猪存栏112487头,比上年增长9.8%;羊存栏32969只,比上年增长8.6%;禽存栏1588083只,比上年增长149.2%,其中:鸭存栏984575只,比上年增长1108.5%。牛出栏18059头,比上年增长9.5%;猪出栏138964头,比上年增长8.9%;羊出栏21918只,比上年增长9.7%;禽出栏5046970只,比上年增长210.1%,其中鸭出栏4016315只,比上年增长564.4%。牛肉产量2709吨,比上年增长9.5%;猪肉产量10422吨,比上年增长8.9%;羊肉产量329吨,比上年增长9.7%;禽肉产量10094吨,比上年增长210.1%,禽蛋产量3655吨,比上年增长4.5%。 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6%;化肥投入47593吨(实物量),比上年下降12.0%,农药使用量286吨,比上年下降8.3%。农村用电量769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 全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6168人,比上年增长2.7%。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948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23841万元,同比增长23.1%。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009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574万元,可比价增幅为25.0%。 谷物磨制实现增加值14691万元,比上年增长26.7%;锯材及木片加工实现增加值4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09.1%;中成药制造实现增加值1322万元,比上年增长41.8%;电力供应业实现增加值2231万元,比上年增长31.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8.3%,实现利税4979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实现利润2619万元,比上年增长31.3%。 建筑业 全县共有建筑业企业5户,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629万元,比上年增长36.3%;实现增加值16697万元,比上年增长33.7%。 国内贸易 批发零售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1727万元,比上年增16.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803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818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县级消费品零售额116706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1112万元,比上年增长7.1%。 从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业完成1380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4%;住宿和餐饮业完成29806万元,比上年增长27.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5099万元,比上年下降35.3%;非国有经济完成162719万元,比上年增长20.4%。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 全年共完成客运量83.6万人,比上年增长2.3%,客运周转量262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3%;货物运输总量94.8万吨,比上年增长3.4%,实现货物周转量763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2%。 邮电通信 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009.7万元,比上年下降34.4%。联通业务总量3889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5614户,比上年下降1.5%,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4158户,比上年下降6.5%;农村电话用户21456户,比上年增长2.2%。互联网宽带用户15845户,比上年增长9.9%。移动、电信业务总量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0%,电话用户107200户,比上年增长9.8%。 金融 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5042万元,比上年增加33973万元,增长10.9%,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252904万元,比上年增加28003万元,增长12.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6440万元,比上年增加38734万元,增长17.8%,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各项贷款余额88572万元,比上年增加572万元,增长0.7%。工商银行贷款余额20232万元,比上年增加11286万元,增长126.2%。农业银行贷款余额19851万元,比上年减少733万元,下降3.6%。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99933万元,比上年增加12933万元,增长14.9%。邮政银行贷款余额27852万元,比上年增加14676万元,增长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