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侯马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6-21 临汾市侯马市统计局

四、建筑业

建筑业健康发展。全年全市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包括驻侯企业对外施工和承揽项目。下同)完成施工总产值达到169222.7万元,实现增加值34241万元,比上年增长0.6%。全年签订合同额252052万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0261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0%,其中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85735平方米。全市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78.6万元,比上年降低13.1%;实现税金5093.6万元,降低13.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206万元,增长22.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409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99万元。“十五”时期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9%。

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全市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998万元,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额13096万元,土地开发投资额322万元。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07031平方米,竣工23645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2656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4838平方米。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213万元,增长15.6%,增幅居临汾市前列。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9453万元,增长29.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760万元,降低4.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63203万元,增长15.0%;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285万元,增长12.2%;其他行业零售额725万元,比上年增长9.8%。“十五”时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8%。

现代流通业态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商品交易市场达39个,全年成交额4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6个。超市、连锁店等新兴流通业态发展强劲,消费市场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

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全年全市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94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34%,其中出口1720万美元,为上年的2.4倍,进口2229万美元,增长17.5%。海关进出口总额26547万美元,其中出口17081万美元,进口9466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完善,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公交运营车辆64辆,客运出租运营车辆434辆,人力三轮车运营车辆320辆。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883万人次,其中公共汽车客运量达到376万人次,占42.6%;出租汽车客运量达到507万人次,占57.4%。

邮电通信事业继续较快发展。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5870万元,增长19.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52万元,增长17.9%,全年发送函件62万件,特快专递40154件,邮政储蓄平均余额76016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3618万元,增长20.2%。年末本地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19798门,增长22.6%。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8.33万户,增长13.8%。其中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9.61万户,增长2.1%;移动电话用户8.72万户,增长30.1%。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41.2部/百人和37.4部/百人。

旅游业蓬勃发展。在新田春秋古都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的带动下,我市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全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100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接待国内旅游者49.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至年末,全市已有航旅假日、神州、三皇、四方、华铁5家旅行社;有银湖大酒店、凯悦大酒店、华翔大酒店、怡鑫酒店4家星级宾馆,星级宾馆客房数达到240余间。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在上年突破3亿元的基础上,2005年又突破4亿元大关。全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2438万元,同比增长38.0%,为“十五”计划目标的155.45%,“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6.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达到11646万元,增长30.6%,增幅居临汾市前列。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和所得税四大税种强势增长,拉动力显着提高,全年全市四大税种共计完成税收33238万元,分别增长52.6%、30.8%、-15.0%和11.1%,增收9947万元,占到财政总收入增量的84.9%,充分显示了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成果。

财政支出在重点支持生产、建设的同时,确保了工资、社会保障等重点公共预算支出的需要,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全市财政总支出2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175.8%,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增长60.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7.3%,城市维护费支出增长40.1%,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20.9%。

金融机构存贷款适度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15485万元,比年初增加62267万元,与上年相比,多增3238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0651万元,下降19.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9749万元,增长25.6%。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1972万元,比年初减少51323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98348万元,下降5.4%。全年累计现金收入2561979万元,累计现金支出2404647万元,货币净回笼157332万元。证券业继续发展,有价证券及投资56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19万元。

商业保险业务进一步拓展。全年全市保费收入11546万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96万元,增长11.8%;人身险保费收入8250万元,增长27.8%。在财产险保费收入中,机动车辆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662万元,增长5.3%。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健康险保费收入154万元,增长33.9%;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99万元,增长7.6%。全年全市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528万元,比上年降低8.1%。其中,财产险赔款1433万元,增长1.1%;人身险赔款及给付95万元,下降61.2%。

九、教育、科技和质监

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25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中学7所,小学74所。中等职业学校共有36个教学班,在校生2100人;普通高中共有81个教学班,在校生4321人;初中共有230个教学班,在校生11721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普通小学共有632个教学班,在校生2045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共有94个教学班(含学前班22个),在园幼儿2460人。全市8个乡办全部达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普九”人口覆盖率100%。各类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8所民办普通中学,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25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