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侯马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6-21 临汾市侯马市统计局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大经营战略,努力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目标,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全面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势头,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全市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4%。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311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5971万元,增长26.8%,是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6231万元,增长11.0%。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6.2%、52.2%和41.6%,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70.9%和27.2%。

经济自主增长活力明显增强。投资扩张动因已经从前几年政策性推动向市场自发扩张转变。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资金总额的1.39%,而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及其他资金分别占0.81%、66.12%、1.61%、29.89%,自筹资金成为支持投资增长的主力军。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微观经济活力继续增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3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种植业产值25471万元,增长23.3%;畜牧业产值2037万元,增长30.75%;渔业产值344万元,增长26.5%;林业产值553万元,增长12.9%。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2004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我省促进粮食生产的八项政策,仅从农业税收上便减轻农民负担88万元。

种植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0312亩,比上年增加9.6%。全年粮食总产量61123吨,比上年增产6.9%,其中小麦产量36348吨,增产3.18%,秋粮产量24775吨,增产12.9%;棉花产量929吨,增产2.8%;油料产量3089吨,减少9.0%;蔬菜产量100405吨,增产0.65%;水果产量5098吨,增产0.7%。

植树造林: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香邑湖森林公园绿化、经济林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园林示范村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香邑湖森林公园一期绿化面积600亩;全年营造经济林1.5万亩,完善农田林网5000亩,完成天保植被恢复工程3000亩,绿化农村校园20所,新建设园林示范村5个,栽植各类苗木370万株,总投资达500余万元。

畜牧业、渔业:全年肉类总产量1319吨,比上年增长6.63%;猪牛羊肉产量1146吨,比上年增长7.3%;禽蛋产量1181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产量268吨,比上年增长3.5%;年末大牲畜存栏4265头,比上年增长0.22%。水产品产量458吨,比上年增长4.5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用电量3325万千瓦时,增长6.44%。化肥施用量(折纯)6399吨,增长1.25%。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7183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4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01%。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735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4009万元,增长61.89%。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6336万元,增长3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0874万元,增长56.88%。

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均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667万元,比上年增长8.94%;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业增加值12986万元,增长20.69%;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9652万元,比上年增长4.43倍;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568万元,比上年增长3.79倍。

重工业增速和比重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重工业总产值372534万元,比上年增长30.28%,重工业增加值96391万元,增长63.6%;完成轻工业总产值21475万元,降低0.06%,轻工业增加值4483万元,降低16.71%。重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4.5%。

规模以上冶金、炼焦、化学、机械设备制造等主导行业高速增长。冶金工业实现增加值37905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32769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5136万元,降低2.43倍;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实现增加值21588万元,增长7.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863万元,增长6.31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2067万元,降低30.1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068万元,增长131倍;普通机械制造业增加值1580万元,增长22.6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662万元,增长62.4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6466万元,增长5.0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5602万元,增长57.44%。

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0.72%。全年实现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227万元,比上年减亏7780万元;实现税金23386万元,增长196.2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311万元,减亏11523万元;实现税金5608万元,增长2.69倍,占工业税金总额的23.9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273万元,增长100.1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644万元,增长29.0%;私营企业实现利润277万元,降低0.72%。

四、建筑业

建筑业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全市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包括驻侯企业对外施工和承揽项目。下同)完成施工总产值达到186765万元,比上年增长60.53%,实现增加值29635万元,比上年增长16.22%。全市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全年签订合同额398095万元,比上年增长98.94%。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1521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90%;其中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48312平方米。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587万元,增长2.06%;实现税金5886万元,增长4.14%。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势趋于平稳。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5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92%,支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37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6%;更新改造投资42948万元,为上年的3.26倍;房地产开发投资21652万元,为上年的1.48倍;其他投资52656万元。全年施工项目45个(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其中新开工项目达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