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6-08 绍兴市统计局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走在前列”的战略部署,按照“稳中求进,致力惠民、积极有为”的工作基调,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实抓好各项实事,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3620.10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49.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86.31亿元,分别增长2.9%、9.7%和10.8%。GDP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4位。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7330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613美元),增长9.4%。人均GDP和增速均列全省第4位。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年度的5.2:55.0:39.8调整为5.1:53.8:41.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上涨3.3%,烟酒上涨3.8%,居住上涨4.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9%,衣着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全年财政总收入46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404.0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18.07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9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2万人,自主创业2.1万人,创业带动就业6.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1%,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7751公顷,比上年增长1.0%。油料播种面积25791公顷,下降2.8%;棉花播种面积2067公顷,下降12.6%;蔬菜种植面积66715公顷,下降2.1%;食用菌种植面积2281公顷,增长18.4%;果用瓜种植面积10108公顷,下降4.5%;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6781公顷,增长2.4%。

全年粮食产量120.06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早稻产量19.83万吨,增产8.1%;晚稻产量75.04万吨,与上年持平。大小麦产量5.65万吨,增长5.0%。

年末生猪存栏125.08万头,比上年增长5.2%;出栏198.41万头,下降0.2%。全年肉类总产量18.25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猪肉产量14.43万吨,增长1.1%;鸡鸭鹅蛋产量5.13万吨,增长6.1%。

全年水产品产量9.66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8.48万吨,增长2.9%。海水产品产量0.23万吨,淡水产品产量9.43万吨。

全年有效实灌面积160.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67千公顷;全年净增有效灌溉面积0.33千公顷,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53千公顷,新增机电排灌面积0.59千公顷。

全年全市财政对农林水事务投入28.19亿元,增长14.3%。用于“三农”的预算内资金121.1亿元,增长17.6%。完成环境整治村310个,培育建设省级重点中心村11个,受益农户14.8万户。全市村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4.3万户以上农户家庭实现卫生改厕,当年新增232个村庄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整治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738.4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7%,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0.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3.7%,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9.5%,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0.6%。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1.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7%。

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2160.59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5.6%。其中,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9.3%和18.3%,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11.5%,生物医药产业增长13.8%,新兴信息产业增长6.6%,新能源产业下降19.1%。

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2207.86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工业总产值增幅2.0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26.2%,居全省第2位。黄酒产量373191千升,增长6.1%;印染布产量201.47亿米,下降6.0%;领带产量14777万条,增长6.2%;袜子产量467521万双,下降3.9%;染料产量705344吨,增长7.3%;聚酯产量148.43万吨,增长7.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437.38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3.42亿元,下降20.4%;股份制企业51.58亿元,下降5.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88.60亿元,下降14.4%;私营企业217.20亿元,增长4.8%。产品销售利润率5.5%。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综合得分300.62分,同比提高6.35分,综合得分居全省第4位。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10.62亿元,比上年增长7.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127.04亿元,增长17.5%;税金总额161.96亿元,增长30.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722.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8%。国有投资345.75亿元,增长32.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1%;非国有投资1376.81亿元,增长18.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9.9%,其中民间投资1287.36亿元,增长20.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4.7%。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40亿元,比上年增长36.1%;第二产业投资881.40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投资831.77亿元,增长23.2%。全年施工项目3268个,比上年增长7.1%,其中新开工项目2175个,增长19.8%。

全年工业投资8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总量居全省第一。其中新兴产业投资308.82亿元,增长33.6%,增速高于工业投资15.2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35.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住宅投资3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办公楼投资26.13亿元,增长7.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9.47亿元,增长14.5%。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83.74万平方米,销售额418.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和8.6%。房屋施工面积3176.23万平方米,增长10.6%;房屋竣工面积488.18万平方米,增长7.7%;待售面积231.57万平方米,增长8.3%。

全市已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7460套,完成计划的124.3%;有6277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完成计划的108.2%。当年新增城市廉租住房保障474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00.28亿元,增长1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8.38亿元,增长15.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57.40亿元,增长14.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1.25元,增长18.0%。